第1段(1 / 3)

本文由小說提供下載,更多好書請訪問http:///

嚴禁附件中包含其他網站的廣告

苦丁鎮

作者:南朝

竹馬得誌便猖狂,糟糠小妞奔道堂

苦丁鎮最近最驚天動地的消息——一是與人指腹為婚的犯花丫頭被人退婚;二就是被退婚的這丫頭一怒投奔了道觀,出家了……

苦丁鎮不大,民風淳樸,一家人出事等於全鎮出事,一時間,這點兒小事傳得是沸沸揚揚。

人人道:這烏懷真不是個東西,剛成了縣太爺就嫌棄青梅竹馬的小犯花,縣太爺才多大的官兒啊,這要是成了知府,還不得去娶公主?

苦丁鎮裏唯一的一家書院的先生很大無畏的搖頭晃腦教導小孩子縣太爺的斑斑劣跡:“少年得誌便猖狂,糟糠之妻要下堂。”不愧是教書的,還挺押韻。

自此,豐神俊秀、溫文爾雅、才剛被鄉親們視為人中龍鳳、讓烏家祖墳冒青煙的新上任縣太爺,就此成了新版陳世美代表。

好好的、還沒出嫁的犯花丫頭,轉眼成了糟糠了。

人人又道:這犯花命苦啊,全鎮能出家的地方就這麼個破道觀,這破道觀裏就一個老道士,哪裏是姑娘待的地方,肯定是又不方便又沒錢的,要不咱們去救濟救濟?

然後,眾鄉親來到這個香火不怎麼旺盛的破道觀,皆歎:好整齊的道觀!好俊俏的道士!好清秀的道姑!好香的酒肉……

原來那個老道士哪去了?怎麼道士還能喝酒吃肉?

隻見這個年輕的道士若無其事的把酒和肉往三清泥像後麵一塞,一本正經對眾人道:“原來的那個老道士告老還鄉去了。”

鎮民們麵麵相覷的默了一下。

小道姑打扮的犯花不滿的嘟囔:“還告老還鄉?你以為是當官啊。”

道士瞪了犯花一眼:“少說話,多做事,去,打桶水。”

“搬不動。”犯花沒好氣道。

這個年輕道士可不是犯花弄出來的,犯花來的時候,他就已經在這裏對著三清泥像擺了一桌子的精致葷菜和上好的女兒紅在大吃大喝了。要不是那三清泥像,犯花還以為自己走錯門了。

道士看了眼犯花,又看看不合時宜的一桌子酒肉,當即念了聲佛道:“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那是和尚吧……”犯花鬱悶道。

道士尷尬的咳了一聲,立刻轉口:“那個……酒肉穿腸過,道義心中留。”

綠林好漢了……這家夥真是道士嗎?犯花更鬱悶,扭身要走。

道士連忙攔在門口,勸道:“既然來了,女施主就出個家吧。”

聽說過勸算卦、勸捐錢的,還沒聽說過有勸人出家的。犯花鬱悶的拽著道士的袖子把他拉出道觀,然後學他的樣子奚落道:“既然出來了,就還個俗吧。”

豈料道士居然露出孺子可教的表情,一本正經道:“嗯,有慧根,貧道一定要度了你。”

本來很想出家的犯花,突然間有點想回家了。

可道士非不讓她走,看架勢,一定非要把她弄到出家不可。嘰裏咕嚕的一頓說辭,說的天昏地暗、日月無光的弄得犯花直犯困,本來就打算出家的她終於受不了道士的羅嗦,睡眼朦朧的就答應了

後來有一天,犯花突然想起這件事,好奇的問道士當初為什麼死活非要度自己出家。道士脫口而出:“貧道缺個丫鬟。”

犯花突然有了換個道觀出家的衝動。

當然,這是後話。

苦丁鎮小,全鎮沒有和尚廟、尼姑庵,就這麼一個道觀,道觀裏還就那麼一個年近花甲、不聲不響的老道士,這幾年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自然而然的快被人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