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撫琴探案錄》作者:賀心漁

第1章 楔子

夜雨。

腳步聲漸近。

靴子表麵沾了雨水,起落間隱約泛著微光。

“吱扭”,房門被推開,屋裏的燈光頓時照亮了來人。

織金錦的長袍肩膀和前身大片已然被雨淋濕,一塊塊的水漬看上去斑駁而落魄。

幾縷發絲掙脫了束發的玉冠,隨意散落下來。

但這些全都無損來人那卓然的風姿,他站在門口,微低著頭,信手撥了撥前額的濕發,帶著幾分自嘲對屋裏的人苦笑:“嚇,這可真是狼狽。”

這座住於白州的民宅外表看上去沒有絲毫特別之處,裏麵布置成了祠堂的模樣,案桌上供著牌位,開了門便能聞到濃重的香灰味。

供桌前站了個灰衣人,三兩步搶到門口,急道:“小公爺,這個時候,太危險了,您還冒著雨過來……”

“小公爺”崔繹擺了擺手:“無妨,我把人手全都帶過來了。”

院子裏黑沉沉的,看不到有其他人在,側耳細聽也隻聞“沙沙”雨聲。

灰衣人鬆了口氣,趕緊把人讓進屋,關嚴了房門,肅然道:“眼下賊人勢大,形勢危如累卵,小公爺應當先避其鋒芒,保全自身,伺機再東山再起。”

崔繹自去取了三支香,在燈火上點燃了,對著牌位拜了拜,插到香爐裏,方道:“天下已定,敗就是敗了,何必做那煮熟的鴨子死也不肯承認呢。我此來一是辭別殿下,二是要與陳先生說聲抱歉,崔某無能,辜負了諸位的期望。”

“辭別?”

“不錯,今夜我便要由白州登船,遠離故土,到海外避一避。”

“……那您還會回來麼?”

崔繹歎道:“也許吧。”話是這樣說,當中的敷衍意味誰都聽得出來。

那陳先生無法挽留,也想不出什麼話來解勸,屋裏頓時沉寂下來。

過了好一陣,崔繹再度開口:“天下人都盼望太平,我也累了。十幾歲的時候,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天縱之才,有別於芸芸眾生,嗤,”他輕笑了一聲,“其實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不過一個凡夫俗子,也糊塗,也犯錯,幾日不洗澡身上也臭烘烘的,隻是我自己聞不到罷了。”

“小公爺可是後悔了?梁王殿下剛走的那會兒,局勢亂得很,張賊還未同奸相勾結到一處,非是在下一人勸過您,那機會何等難得。”

崔繹怔了怔,很快搖頭道:“運氣不好,正趕上北胡犯疆,密州全境告急,數日之內連失七城,我若趁機發動,後果不堪設想。崔某不能帶領大夥做千古罪人。”

他頓了頓,又道:“我唯一後悔的是沒有及早抓住張山的錯處,任由他坐上大理寺卿的高位。若非他在其中搗鬼,梁王何至於莫名其妙就認了謀逆的大罪,被連根拔起,全無招架之力。若時光倒流,真能有重來的機會,我當竭盡全力留住燕如海,由他去對付那姓張的。”

陳先生做了多年的幕僚,對朝中人事十分熟悉:“燕如海外圓內方,誰能想到看起來老實巴交的一個人,竟是斷案如神,不管多麼匪夷所思的案子,隻要他經了手,一定會查得清清楚楚,滴水不漏。”

“真人不露相啊,他就是不想得罪張山那等酷吏,方才托病辭官回了家鄉。這是人家的明哲保身之道。”崔繹抹了下臉,歎息道,“木已成舟,這世上唯獨後悔藥沒地方買,算了,不扯這些,我得走了,陳先生,今日一別,不知何時能再相見,你多多保重。”

“小公爺,請恕嘉陽需得看護梁王殿下的靈位,不能前去相送,唯望小公爺您一路順風,早日收拾心情,重整旗鼓殺將回來,驅奸相,殺張賊,還這世間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