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段(1 / 3)

賴。

盧經曆得意一笑,挽了挽袖口,下令道:“來人,傳前倉大使茅申的遺孀、長子上堂。”

茅申雖上吊而死,身為倉大使同外人勾結,監守自盜,罪責難逃。

家人上堂來哭哭啼啼,說茅申是奉了孫忠平孫縣令之命,被逼無奈為歐陽澤往外運糧提供方便,大錯鑄就之後整天受良心譴責,惶惶不安。茅申向來膽小怕疼,所謂上吊肯定是遭人滅口,懇請大老爺做主懲治凶手。

等把茅家人帶下去,盧經曆掃了眼麵如土色的一幹嫌犯,輕蔑地道:“還不肯認罪?本經曆就再傳一個證人,叫你們死心!來人,帶證人王達。”

王達,豈不是黃大仙?

諸人麵麵相覷,過了片刻,就見差役將一個身穿道袍的中年漢子帶上堂來。

此人留著幾綹山羊胡須,懷裏抱著拂塵,一路目光亂飄,賊眉鼠眼,乍看還真有幾分像那不懷好意的黃鼠狼。

等到了堂前,他將拂塵一甩,稽首道:“草民王達,見過幾位大人。”

盧經曆臉色不大好看,但為了案子,勉強露出個笑臉來:“賜座吧。”

王達喜滋滋謝座:“多謝大人。”

盧經曆不想同對方廢話:“王達,你將所知道的相關案情說一說。”

“是,大人。大前年發過那場大水,打那以後時常有百姓找到王某,懇請大仙附體,給大夥指點迷津,以便趨吉避凶。王某那黃大仙的名字就這麼叫開了。有一天傍晚,一個人鬼鬼祟祟找來我家,自道做了虧心事,死後怕是要下十八層地獄,問大仙如何能贖罪。我,不,大仙細問之下,此人才隱約透露說,潰堤竟是人為所致,做手腳的時候沒想到一下子死了這麼多人,他夜夜做惡夢,沒辦法才來求助大仙。再詳細的他卻是怎麼都不肯說了。”

“你既知此事,為何不報官?”

“回大人,王某並不認得他,口說無憑,這麼大的事,官府如何肯信,怕是反被定個誣告之罪,不過王某也放話提醒過那張知縣了。”

“好吧,你看一下堂下押著的犯人,可有你說的那人?”

王達起身,到秦泰來等人跟前轉了轉,突然指了他的一個心腹:“就是他!”

那心腹登時癱軟在地。

衙役將他拖出來,盧經曆吩咐用刑,未等開打,那人已連聲道:“別打了,小人願招。”

盧經曆吩咐將秦泰來等人堵上嘴,冷笑道:“算你識時務,貪汙賑款已是死罪,左右是死,又何必皮肉受苦。”

那心腹也是這般想的,眼見大勢已去,幹脆竹筒倒豆子:“大人饒命,小的全是受上司差遣,不敢不聽啊。前年東鶯江水位高漲,歐陽澤便同秦大使商量,得想個辦法泄洪,免得淹了高化,還說他看來看去,就屬安興最合適。秦大使一開始不想動手,從中牽了個線,叫他去跟遲縣令商量,遲縣令猶豫再三,答應鑿開南密陂一段,假裝潰堤,但要我們河泊所的人動手。”

盧經曆哼了一聲,深知這是幾人間互相牽製推諉,都害怕對方既知道秘密又得以置身事外。

燕如海上任已近兩月,知道南密陂周圍人煙不密,若是由那裏發大水也不會造成這麼大的損失,忍不住問道:“既然這樣,那最後怎麼直接淹了城南?”

“秦大使很是氣憤,說遲縣令瞻前顧後,分明是個靠不住的,不如借潰堤直接除掉他。歐陽澤十分讚成,說一旦城裏潰堤,災情之嚴重必定朝野震動,賑災糧款都不會少了,正好可以借機發筆橫財。”

第43章 遇神

因貪婪而引起的數起潑天大案隻審了一晚上就水落石出。

證據麵前,秦泰來還想抵賴,被盧經曆下令以一頓棍棒打服了,供認自己指使手下在江堤做手腳,謀害縣令遲榮,以及夥同孫忠平、歐陽澤等人侵吞賑災糧款的罪行,還交待了殺害縣令張承安的細節,隻是拒不承認殺孫忠平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