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段(2 / 3)

他隻提了幾句,燕如海就對上了號,去年冬天他在京裏趕考的時候竟聽說過這一位。

此人考了經魁之後,並未入京參加接下來的會試,否則極可能中榜,和燕如海成為同年。

考生們議論紛紛,有人說他是瞎貓遇上死耗子,生怕多考一場露怯,不敢來京裏應試,亦有人說這位辛三少野心甚大,準備再磨練個幾年,下科一舉奪魁。

白州位於鄴州西南,自古以來就是富庶繁華之地,學風鼎盛,驚才絕豔的人物屢見不鮮。

燕如海他們這一科狀元就是白州鄉試的解元,二甲一百六十幾人,當中籍貫白州的有二十餘位,考慮到朝廷錄取時已經照顧了北方諸州,再加上高中的人裏頭還有好些見不得人的關係戶,這個比例已經很驚人了。

足見辛三少的這個經魁成色十足。

這等一舉成名天下知的少年才俊怎麼會年近弱冠了還沒有訂親呢?

這念頭在燕如海腦袋裏隻是一閃就被拋在了腦後,管它了,也許此子就是和韶南有緣呢。人怎麼樣等來到安興之後看看不就清楚了麼?

燕如海眉開眼笑,當即連著敬了盧經曆和辛草農好幾杯。

盧三少的事燕如海本想先瞞著韶南,等他見到人再說,哪知道他身邊有個耳報神,阿德早早就跟韶南說了。

檀兒櫻兒一旁聽得真切,想笑又不敢笑,阿德獻完殷勤走了,檀兒眼珠轉轉,道:“小姐,要不我和櫻兒先找人打聽打聽這個辛三少吧,別是個除了會讀書一無是處的。”

小姐既然對她們心無芥蒂,等成親去了夫家她倆多半也得跟著,兩個丫鬟打起小算盤,擔心自己粗手笨腳的還不識字來日會遭姑爺嫌棄。

韶南未當一回事:“行啊。”過了一會兒才想起來問,“你倆找誰打聽?”

櫻兒掩嘴笑:“自然是計航計書吏了,他是白州人,又是師爺的老本行,想來認識的人多。”

計航不是嘴碎之人,韶南對他印象很好,聞言便任她們去了,隻是叮囑了一句:“八字都沒一撇的事,不要到處瞎嚷嚷。”

“小姐放心吧,我倆有數,嘻嘻,若是小姐相看不中,總得給辛刑書留幾分麵子。”

韶南搖了搖頭:“怎麼就不會是人家相不中你家小姐我?”

檀兒櫻兒立時瞪大了眼睛,不忿地道:“那這辛三少必定是瞎,小姐更不能跟他了,哪能找個殘疾。”

“就是,就是。”

兩個丫鬟嘻嘻哈哈跑遠了,胡大勇犯事之後,她們也不將他那“必須有一個跟在小姐身旁”的交待放在心上了。

反正叢朋那事已經解決,威脅不再,韶南自忖自己有點私人空間正好可以練練琴,索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她們胡鬧。

說起賊禿叢朋,韶南可有好些天沒見著了,自從他搶到了魏國公府的寶貝,便一去不返,韶南覺著他大約已經離開了安興,找地方銷贓去了。

計航果然聽說過白州辛家以及辛三少,姐妹倆不知怎麼同他說的,打聽到了不少消息。

“計書吏說辛三少名叫辛景宏,因為讀書過目不忘,早就在白州有些名氣。小姐,您說這世上真有過目不忘的人麼?計書吏沒見過這位辛三少,人家十二三歲就去了白州的蒼鬆書院拜一個很出名的老山長為師,本經學的《易經》,鄉試第三名聽說是主考官見他太過年輕,有意磨練,真實情況如何沒看到卷子不好評論,但此人有才學是真的,並非浪得虛名。”

“對了,計書吏還說辛氏並不富裕,在當地勉強算得上中等人家,祖上據說曾出過一個縣令,在世的人裏頭,辛刑書就算是混得最好的了,不過現在又有了辛三少,與他名字一樣,前程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