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一段。
《秋鴻》這支曲子頗長,共有三十六段,講的是雁群南飛途中幾番起落,表達的是彈奏者遊心太虛,誌在霄漢的情感,三十幾段各有玄妙,單澄波所彈正是中間幾節,從“盤聚相依”到“問訊衡陽”。
用心傾聽的同時,燕韶南唇邊忍不住露出一絲笑來。
單澄波這段曲子選的可謂頗有心機,一來《秋鴻》本身包羅萬象,意境高遠,琴書裏說,文人雅士們湊在一起以琴會友的時候,彈《秋鴻》的人要最後彈,因為若是先彈此曲的話,“使諸音皆閉”,再聽其它的曲子就沒什麼意思了。
除了先聲奪人之外,《秋鴻》中的這一段和《平沙落雁》的意境十分相似,同是張經業擅長的曲子。
單澄波想必是覺著得過明師的指點,不至露怯,萬一不敵,也無損老師“張平沙”的名聲。
因為隻是截取了一段,單澄波很快彈完,張經業點點頭,評價道:“比平時彈的要強一些,當中‘雲中孤影’一小段還是能聽出爭強好勝之心,差強人意吧。”
師徒兩人一齊看向燕韶南。
燕韶南想了想,道:“那我就彈一段《鷗鷺忘機》好了。”
《鷗鷺忘機》這個故事出自《列子》,漁翁不想傷害鷗鷺時,那些鳥兒每天和他在海灘上嬉戲,一旦他有心捉捕,立刻便被鷗鷺疏遠。
同樣是以琴述誌,用琴聲來展示情懷,燕韶南所要表達的天人合一意境上更勝一籌,也更加難以把握。
等她琴聲停下好一陣,張經業方才回神,問道:“燕小姐師承何人,學琴多久了?
這才是真正的用正眼看她。
燕韶南恭敬答道:“我老師姓方,未經他允許,不敢向旁人提起他老人家名諱,晚輩學琴,今年是第七年。”
張經業點了點頭:“你老師是位古琴大家,他肯定很欣慰找到你這樣一位弟子。聽了這一曲,當真讓人目眩神移,恍惚間身處海邊,與鷗鷺嬉戲玩耍,以前曾有一位前輩,也這麼評價過我的《平沙落雁》,但在旁的曲子上,我卻從未有過如此身臨其臨的感覺。真想親自下場,同你相互印證一番。”
說過這一番話之後,他看向了旁邊目瞪口呆的單澄波:“早跟你說貪多嚼不爛,學貴專,不以泛濫為賢,如何,今天可算是受到教訓了吧。不過你也不必懊惱,天賦有高下之分,你縱是旁的都不涉獵,隻一心跟著我學琴,適才也是必輸無疑的。”
他對燕韶南的琴藝大加褒獎,甚至覺著她有資格與自己平起平坐地切磋論道。
燕韶南起身道謝,老家夥沒有盲目護犢子,令她對對方的印象有了好轉,道:“承蒙前輩看得起,與您印證琴道之事晚輩還沒有準備……”
張經業哈哈大笑:“這還要什麼準備,你不要有壓力。”
燕韶南卻正色道:“論古琴的造詣,前輩在這蒼鬆書院應該算是魁首了吧。”
“這個麼,也不好這麼說……”張經業否認的並不堅決。
“所以晚輩覺著還是循序漸進的好,等我一一見識過了,到臨走之前,再同您印證一場。”
“你來定時間。”張經業揮了下手。
這天下午,來書院做客的燕小姐以古琴賭鬥,勝了單澄波,單姑娘為侍女無禮當眾賠禮道歉一事傳遍了蒼鬆書院。
這也到罷了,聽說張副山長聽了燕小姐的琴曲,大加讚賞,兩人約好要在燕小姐離開之前另比一場。
張副山長是古琴的大行家,這燕小姐何等厲害,竟需得他親自出馬?
這就是燕韶南不肯同張經業當場切磋的原因。
要揚名,要叫書院眾人都知道她,必須有這樣一個發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