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段(2 / 3)

燕韶南沒想到,在顧佐口中,他還是位忠君愛國之士,估計著譚素若是泉下有靈,棺材板該壓不住了。

而行刺崔繹的那名刺客也來自於刑部,姓甚名誰都查到了,過往默默無聞,和魏國公府全無交集,不知動機何在,非要置崔繹於死地。

燕韶南本能感覺到了危險,赴宴之前還在和辛草農說辛苦他跑這一趟,既然事情暫時告一段落,餘下的要去京裏查了,不如早些回去,和趙曦趙大人通個氣,留意朝中動靜,注意保護好自己。

辛草農還順便提了提侄兒辛景宏的現狀。

蒼鬆書院鬧出那麼大的醜聞,已經關門停課,學生們有的回家,有的轉投別的書院。

辛景宏的恩師步明璞同兒子斷絕了父子關係,心灰意冷之餘就在蒼鬆觀出了家,不再理會紅塵之事。

辛景宏守著空蕩蕩的蒼鬆書院住了一段時間,隔三差五去見老師,都被拒之門外,辛草農聽說之後寫信勸他不要自討苦吃,最近辛景宏心思活絡,準備著再四處走走。

辛草農還強調說,侄子很可能先來彰州。

燕韶南聽出對方的言外之意,並未接言,若是換個時間,自己自是應該盡一下地主之誼,但眼下,估計著等辛景宏風塵仆仆地趕來,她也跟著欽差隊伍進京去了。

刺客案背後風波詭譎,少了羽中君,她也不像之前心裏那麼有底,刀山火海都敢闖一闖,還是不要拖累辛三少了。

她心事重重,雖然赴了接風宴,認識了國公府的五小姐,卻遲鈍地不曾意識到對方是衝著她來的。

燕韶南對崔宛琳的印象不錯,說實話,這位崔五小姐徹底顛覆了她對京中貴女們的固有印象,待人溫柔,喜歡為別人著想,體貼入微,一點都不嬌氣跋扈,最叫燕韶南意外的是在對方身上感覺不到那種居高臨下的矜持自傲,嗯,著實有些難以想象。

兩個姑娘年紀相當,一方刻意結交,而燕韶南又沒有什麼怪癖,很快就相互走動成了朋友。

崔宛琳覺著還欠點兒火候,至少在外人看來,自己和燕姑娘必須要好到一見如故,須臾離不開對方,才好順理成章地邀對方去京裏做客,便向三哥崔繹要了一大筆費用,邀請燕韶南去逛寶中港。

數百名侍衛前呼後擁,在他們眼中,逛店鋪買東西迅速拉近了兩位姑娘的距離,幾天之後,兩人已經好得形影不離,燕韶南也終於意識到不對勁了。

“五娘,你看中什麼買自己的就是,不要管我,這些東西我都用不上,買了也是浪費。”“五娘”這個稱呼是崔宛琳自己要求的,她說家裏姐妹們都這麼叫,顯得親切,燕韶南見她說得懇切,也就依著她了。

臨來之前,蔣雙崖拿了不少金銀給她,說是國公爺給的置裝費,燕韶南明白在京裏穿戴不能太寒酸了,再說自己也不是吃白食,冒著這麼大的風險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這筆錢她收得理直氣壯,所以之前崔宛琳一味的買買買,她並沒有反對。

但太過就沒意思了,除了辦案需要,就像海龍幫的那次,真沒有必要為了別人的好惡去著意修飾改變自己。

崔宛琳笑盈盈拿起一支拉絲鑲珍珠的紅珊瑚步搖在她鬢邊比了比,道:“寶中港的金銀首飾不如京裏,但這一套珍珠渾圓,珊瑚的顏色也難得,總之戴上挺特別的,勉強襯得上韶南你,錯過了可惜,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