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要不要出去?
這對於1944年12月初一天早上的陶欣蕾來說,是一個問題。
這是一個有些過分寒冷的冬日,街上處處可見凍得抄起手來的行人。
坐在小緯六路路西一家咖啡廳臨窗桌位上的陶欣蕾,是感覺不到太多寒冷氣息的,冬日的慘陽,落在她的身上,給她送去不屬於這個季節的溫暖。
但她猶豫著,究竟要不要走出去。
因為,就在這家咖啡廳斜對過的街口四周,有一個人,端著一份報紙,靠在路邊的一棵樹幹上翻閱。
有樓宇之間的狹小陽光落在這個人所在的位置,看著很像是借著那點溫暖在街頭閱讀的普通人,這樣的人其實並不少見,有一些讀者發現了報紙上有喜歡的內容的時候,的確會選擇就在路邊閱讀。
盡管這個人也是這個樣子的,而且這個人也不過是在幾分鍾之前端著報紙走到那個路口之後突然停下來,開始看報紙的,但是陶欣蕾知道他肯定不是為了看報紙而看報紙。
她確信這個人站在這個路口,一定是有什麼特殊的目的,比如等人,或者等著和某人接頭。
原因很簡單,在外麵寒冷的街道上,就在這個人停下看報紙的路口四周,還有另外兩個擺攤的,一個是擦皮鞋的,一個是賣雜貨的。兩個小攤上都有一個客人,擦鞋的客人和買雜貨的客人,都是在這個人停下看報紙之前就到位了的,而在這個人開始停下看報紙的時候,這兩個小攤上的客人也像是剛剛光顧不久的樣子,開始跟攤主寒暄
搭訕。
足足幾分鍾的時間過去了,擦皮鞋的貌似的確不應該這麼快擦完,但是雜貨攤上的那位客人到現在也沒有真正掏錢買下任何一樣東西。
四個人像足了街頭上常見的小攤主和顧客的關係,然而陶欣蕾卻清楚的知道,這四個人都不是普通的行人。
因為,其中那個徘徊在雜貨攤上的客人她看著眼熟,好像是十幾年前在國民政府魯東省特勤一處工作的特工,而這個人,早早的就已經投靠了日本人,成為日軍駐吉特務機關麾下的一名特務。
更因為,那個靠在陽光下的樹幹上看報紙的人是……陸秋生!
陸秋生是上個月回到吉南市的,暫時住在趙揚家,而且明著參與了大觀運輸的一些具體的工作,看著像是準備回到吉南市安頓下來的遊子。
然而陶欣蕾已經得到了確切的消息,證實了陸秋生的身份。
不管是這一次回到吉南市,還是以前在臨海市,陸秋生都是社工黨地下黨員!
社工黨、特務在斜對過這個路口的交集,就算陶欣蕾隻是一名間諜工作的新手,也能猜到雙方都在等待著某個時間的到來。
一旦到了這個時間,陸秋生可能會和某人見麵,而隻要陸秋生和任何人見麵,那四個特務就會立刻行動起來,實施抓捕。
扭頭看了看咖啡廳一角那個巨大的座鍾上顯示出來的時間——上午九點五十八分——陶欣蕾的心繼續糾結著。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陸秋生和人約定的時間,肯定是上午的十點鍾,這也就意味著再過兩分鍾的時間之後,斜對過的路口上即將上演一出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