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段(2 / 3)

這裏也成為了難民們的樂園。

經過這些事,哪怕是小孩子都已經長大了許多,所以哪怕目前他們還是小小的稚童,但是他們已經清晰的認識到了自己的處境,同時也清楚的明白,自己如今能夠這麼快樂幸福地站在這裏,歸根結底是因為一個人。

那個人就是父母口中所說的活佛。

這個名字在他們小小的內心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甚至可能哪怕是十年二十年之後,這個記憶都不會從他們的記憶深處的抹去。

這抹印記,隻會在時間長河中越來越深刻。

畢竟那是救命之恩,在那個寒冬淩冽的冬日裏,這是唯一一份溫暖,是最後一抹陽光,照亮他們原本黑暗無光的生命。

這一點,別說小孩子,這是所有人心中的共識。

他們知道,如果不是蘇棠猶如神仙一般出現在他們的麵前,通過雷霆手段,將這一切整頓收齊,並且為了他們費盡心思幾乎是用盡一切能夠用的辦法籌集到了救命的糧食。

如今,他們能夠在這出力,就能夠得到能夠活下去的糧粥,這對於之前瀕臨死亡的他們的來說,這幾乎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

沒有經曆過死亡的人壓根就不會懂他們的感受,也沒有人知道,在絕望之中,原本暗無天日的絕境之中,甚至連他們自己都放棄了的時候,有一個人出現帶著光站在他們麵前。

同時,他也將光普度給了他們。

沒有人會比他們更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光明,所以蘇棠將粥廠幾乎是丟給難民們來管理,幾乎沒有用任何監督手段,她不會去相信所有人的人都如她一樣,但是她願意去相信。

也正是這份互相之中沒有點破的默契,讓眾人心中對蘇棠更是達到了一種極其崇高的敬意。

他們沒有想過會有人會那麼相信他們,甚至是無條件的信任。

他們曾經是臭水溝裏,隨時隨地要被拋餓死的臭蟲,但是如今卻有了重獲新生的機會。

蘇棠對於他們的意義,無異於是再生父母一般的重要。

蘇棠之前並沒有想那麼多,主要是因為關鎮之中管理層太過於缺少,而整個關鎮內部己經在盡可能的減少的粥廠的建設的基礎上,還是總數有七八個的新設置的粥廠。

如果粥廠設置的數量過少,那最初設立粥廠的目的是方便周圍的百姓,那這個目的就根本達不到。

同時,一旦粥廠設立的數目過少,那麼單單那幾個粥廠要滿足那麼多人的需求,這就意味著每個粥廠運行過程中要承受的壓力,以及在運轉中的效率要求就要高得多。

這樣一來,蘇棠設立粥廠的目的可能達不到,甚至還有可能會出現其他的問題。

沒有辦法,不能減少粥廠的數目,那麼管理粥廠的人卻抽不出太多人手出去。

這個問題吳廣早就和她提過了,畢竟關鎮不是一個大鎮,這裏最大的官也就是他一個延邊尉。

之前花將軍還在的時候,這裏也曾是他非常關注的一個地方。

畢竟這是北境邊境之上最遠的一個鎮,這也就意味著,這裏獨特的地理位置,必須要守住才能抵禦來自匈奴人的侵害。

花將軍曾經駐軍的時候,派遣過不少的人能人異士駐紮在關鎮,所以如今關鎮人人皆兵的理念也是那時候產生的。

但是,自從花將軍走了之後,他也帶走了不少直係下屬,其中就有原本一直在關鎮的能人異士。

這些人和老將軍一起北上,歸期不定,關鎮真正管事的人這才落到了吳廣頭上。

原本以為新來的時將軍會派人來,卻沒想到他們還沒等到新官上任,他們先發出了求救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