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再創輝煌(2 / 2)

“你楊一帆的口氣還不小嘛!”張天福拍了拍我的肩膀說,“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希望你像抓黨建工作那樣,抓出成效來!”

我這個人喜歡挑戰,更喜歡做挑戰性的工作。

盡管有不少的困難,我還是相信那句話: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會直!

回到鎮政府之後,我利用晚上的時間,先組織鎮裏的幹部們學習市委和縣委的有關文件,以統一大家的思想認識。

說統一思想認識,這是一句冠冕堂皇的話,無論在什麼時候,在什麼情況和條件下,大家的思想就從來沒有統一過。我想統一大家的思想,可越統意見越多。這不,文件一念完,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

“這村務公開搞不得,這一搞,我們這些鄉鎮幹部就死了路!”

“這村務一公開,村支書和村主任就沒法當了!今後我們鄉鎮幹部下村,莫說吃餐午飯,恐怕連水都沒得一口喝!”

“部務不公開,省務不公開,廳務不公開,市務縣務不公開,鄉務鎮務不公開,獨獨搞村務公開,不知道上麵是怎麼想的!”

“現在農民鬧事的多,反映的主要問題是村支書和村主任大吃大喝。村務一公開,村支書和村主任就不敢大吃大喝了。村支書和村主任不大吃大喝了,農民自然沒意見,也就不會鬧事了!”

“講村支書和村主任大吃大喝,這是冤枉了他們!你想想,我們這些鄉鎮幹部不下村裏去轉悠,他們敢大吃大喝麼?說穿了,村裏的大吃大喝,還是我們這些鄉鎮幹部惹的禍!”

“我們這些三寡幹部到村裏吃才幾十塊錢的開銷,縣裏的三白幹部,市裏的三美幹部,名義上說是到我們鄉鎮來檢查指導工作,他們吃一餐,可是幾百元,甚至是上千元呐!”

“搞村務公開,讓我們下村裏去吃緊,讓他們下到我們鄉鎮來緊吃,他媽的太不公平了!讓我說,我堅決不答應!一千個不答應,一萬個不答應!”

……

意見越來越尖銳,話越說越難聽。因為是討論,暢所欲言,我不能壓製大家的意見。講心裏話,同誌們的話雖然說得難聽,但也無不道理。我們這些鄉鎮幹部,都是直接與農民群眾打交道的。省裏﹑市裏和縣裏每布置一項工作任務,我們這些鄉鎮幹部都要下村裏去落實。路程遠,又沒有交通工具。就是有交通工具也使不上,因為到村裏去的路,有些是破爛不堪的機耕路,更多的則是山間的羊腸小路和彎彎曲曲的田間小路。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腿泥,如果摔一跤的話,你就沒臉麵進村民家的門。進了村,你得找人。等到把人找回來,就已經到了吃午飯的時候了。找了人回來得做工作。人家農民都是土裏刨食的人,不是公職人員,又沒拿固定的工資,你找他做工作,他理睬你算是看得起你了,他不理睬你你是拿他沒辦法的。這工作一做起來,他思想通了也好,不通也罷,這時間就到下午兩三點鍾了。鄉鎮幹部也是人,也曉得肚子餓,也要吃飯。村民們不求你鄉鎮幹部辦事情,自然就不會留你吃午飯。留你吃午飯的隻有村支書和村主任兩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有鄉鎮幹部到村裏來,村支書和村主任每天都要待客。這待客的費用,都是從農民手裏收取的,其名目鄉鎮叫“鄉統籌”,村裏叫“村提留”。村務一旦公開,當農民們知道“村提留”的這些錢喂了鄉鎮幹部這些“狗”時,他們會鬧翻天,第二年你就別想從他們手上收到一分錢!

別說鄉鎮一般幹部的思想不通,我這個當黨委書記的思想照樣不通。省部級都是高級領導幹部,思想覺悟和道德情操比村支書、村主任要高得多,你們為什麼不搞部務公開﹑省務公開?你們得起模範帶頭作用才對!壓著村裏搞村務公開,這不是強人所難嗎?不但苦了村支書和村主任,也苦了廣大的鄉鎮幹部。

思想認識統一不了不要緊,在敏塘鎮,大家還得聽我楊一帆書記的。“今天的討論就到止結束吧。”我分析著說,“上級要求我們搞村務公開,是有著重大和深遠的意義的。大家都知道,鄉村兩級,是我國最基層的政權組織,基層政權不穩固,就會動搖我們的國家政權。誠如同誌們所說,搞村務公開,一些村支書和村主任會撂擔子,這給我們的工作增加了難度,我們鄉鎮幹部的損失也最大。但我們應該要想到,我們是共產黨員和國幹部,每月領著財政發給我們的工資,我們就得要做好農村﹑農業和農民的工作。我們鎮的村務公開工作,不但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還要出經驗,出成果,成為全縣﹑全市各鄉鎮學習的榜樣!”

散會後,大家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地聚攏在一起,情緒激昂地議論著村務公開的事情。

我回到了我的宿舍。我得好好地思考一下敏塘鎮的村務公開如何搞。我得想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既不讓村支書和村主任受到衝擊,大膽地工作,勇敢的擔擔子,又要讓下村裏去的鎮幹部們有飯吃。

我不知道有沒有這樣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