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
隻見皇長子又開始癲狂,陸煦之上前去抱住他,卻被對方用力摟住,並對開始對他進行肢體上的親密接觸。
這下圍觀的人民群眾也不淡定了,陸含之的瓜子掉了一地,他張著嘴巴說道:“你們倆過分了……嘖嘖,飽漢子不知道餓漢子饑啊!”演個戲都給人強塞狗糧。
好在陸二公子孔武有力,將人打橫抱起來,駕起輕蘇便朝王府的方向衝去。
路上的行人漸漸散了,這件事大概也很快便會傳到皇上耳朵裏。
就算本人不說,也不知道會有幾方勢力會去皇上那裏打小報告。
可以想象,當天晚上皇上會收到幾次奏報。
大皇子的黑料,有的是人想爆料。
尤其是皇後,也就是原麗妃。
麗妃是剛剛授封的皇後,而她卻並非繼皇後,皇帝也並沒有原配正妻。
這件事,也是說來話長。
在戎貴妃剛剛嫁入太子府的時候,府裏其實早已有了一位良侍。
那位良侍,便是皇帝的真愛了。
他是皇帝的青梅竹馬,一進入成熟期便嫁予當時還是太子的皇帝為良侍。
可惜命苦,因產子而父子俱亡。
當時的皇帝心灰意冷,便未再納過良侍。
而那位過世的良侍也是他心目中唯一的正君人選,於是哪怕到登基,也未提過立後之事,誰提跟誰急。
大臣們怕提起皇帝的傷心往事,也盡量避免提起。
是後來,為緩解太子思念那位良侍之苦,良侍的族人便將與之長得有幾分相像的妹妹送進了宮,當即便被封為麗妃,與皇帝登基後便被封為戎妃的皇長子之母平起平坐。
而戎妃也無意與她爭寵,便看著這位麗妃一路平步青雲。
從皇妃,到貴妃,再到皇貴妃,以至如今的皇後。
而戎妃,卻始終是戎妃。
戎妃不爭寵,也是有原因的。
她曾和大兒子說過,她入太子府的第二天,便聽到有小人讒言。
說是戎家兵權在握,太子登基後,若是她為皇後,恐將外戚幹政,易宇文氏江山而主。
還有人在府裏傳言,說是戎氏嫉妒徐良侍受太子恩寵,陷害他孕期難產。
若非那會兒她也有孕在身,且很快便產下了皇長子,怕是這件事沒那麼容易過去。
便有了後來戎妃一直在宮內扮老好人,做溫婉大度人設,與世無爭的過日子了。
這讓陸含之想到了《甄嬛傳》裏的華貴妃,同樣是大將軍的姊妹,怎的做妃子的差距就那麼大呢?
不過那位囂長跋扈的華貴妃,也是沒能活過劇情的一半。
希望戎貴妃可以對得起她的謹慎隱忍,最後得一個好結局。
當天的消息傳進宮裏後,皇帝卻是沒有太大的反應。
因為太晚了,他也沒有差人去楚王府看。
皇後還在他身邊吹枕邊風:“大皇子出了那樣的事,怕是要許人家了。皇上,有人來報說是陸家的二公子送他回家的。常人男子怎麼受得了那情香,怕是他們二人……”
皇帝若有所思。
皇後一笑,又說道:“小郎君這個時候若行了那事,便是多數會有孕了。若是楚王有孕,卻還未指人家,那不是讓人嘲笑我們皇家?再說,大皇子也是為了國運,才會變成這樣,您總要為他的終身想想。”
這會兒皇後心裏要笑瘋了,竟不費一兵一卒,就徹底打垮了大皇子。
任憑他坐擁戎家百萬雄獅,一個小小郎君,還想當皇帝不成?
皇後的話,皇帝大概是聽進去了,於是緩緩的點了點頭,心裏有了自己的計較。
而陸含之看完了熱鬧也回了陸家,一回家便看到自家老母親正急得在正堂團團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