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麵上露出幾分意外,大概是沒想到皇帝不但給宇文琴封了王,還給他選了那麼好一處封地。

於是立即跪在地上,對皇帝磕了個頭:“臣妾謝皇上聖恩!”

皇帝又囑咐道:“琴兒是玨兒的兄弟,需得記住,他之所以能得到這樣一塊封地,完全是仰仗皇兄。朕想讓琴兒和玨兒多多往來,玨兒的情況,淑妃你也是知道的。哪怕是皇家長子,也該有個娘家人照應。”

淑妃恭順的拜謝皇帝:“臣妾銘記於心。”

戎貴妃皺眉,不是很喜歡這種對別人要功勞的感覺。

不過她未動聲色,隻是默然的站在那裏。

從前延回來後,戎貴妃對淑妃說道:“妹妹若不嫌棄,便讓琴兒和玨兒一起回封地吧!”

淑妃說道:“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了,其實剛剛皇上所言,妹妹聽了慚愧。平日裏都是大皇子照應五皇子,阿琴隻要乖乖聽大哥話,便是對大哥的幫助了。怕是到時候,又要給大哥添麻煩。”

雖然淑妃性子軟,心思倒也通透。

她這一番話說完,戎妃的心裏總算是舒服了些。

她拍了拍淑妃的手背,說道:“琴兒長大了,哪還能是原來隻會給哥哥添麻煩的孩子?他們兄弟,自會有一番建樹。”

淑妃垂首,心裏卻是明白,哪怕宮外幾位親王奪嫡奪到風聲水起,像她這種出身的,卻是別想染指的。

隻要一輩子能過得平平安安,她也就心滿意足了。

第二日,楚親王要回封地的事,便仿佛長了翅膀,傳遍了整個京城。

這下子,街頭巷尾終於熱鬧了起來,隨便往哪個茶水攤子上一湊,便能聽到有人在談論關於楚王要回封地的事。

“你們聽說沒有?楚王要回封地東海了。”

“早就聽說了,之前還以為楚安兩人兄弟鬩牆,大概是個謠傳。如今一看,他們二人之間果然是出了嫌隙。”

“安親王本來就是一個冷漠無情的人,再加上安親王妃招搖的個性,怎麼可能相處的來?”

“那安親王莫不是傻了?難道他不知道楚王背後的百萬雄獅?如今他也算是實力與太子相當,怎麼就說翻臉就翻臉了?沒了戎家做後盾,安親王怎麼跟太子爭?”

“這個你們就不知道了吧?安親王自負功勞,處處壓了楚親王一頭。他倒的確是有些本事的,隻是過於忘本了些。”

“這我倒不敢苟同,若說忘本,難道那楚親王的性命,不是安親王所救?如果不是安親王千裏奔馳劫了大昭獄,楚親王焉還有命在?哪怕是有養育之恩,這也能相抵了。”

“話雖如此,可安親王這一路立了那麼多功,也全是仰仗了戎家的支持。若非有戎家支持,安親王又怎麼可能一路馳騁?”

“君此言差矣,你這麼認為,戎氏自然也會這麼認為。安親王也是堂堂英雄,怎能如此寄人籬下?我便不信,沒有戎氏扶持,安親王便不是安親王了!”

……

陸含之躲在二樓雅間兒,聽著樓下之人討論的熱火朝天。

他對麵坐著戴著麵紗的宗源,雖然看不見他的臉,卻也能想象到他的表情已經皺成了什麼樣。

陸含之用扇子敲了敲他的碗,說道:“茶再不喝就要涼了,你這是什麼表情?”

宗源無語道:“這就是你所說的來刺探情報?”

陸含之說道:“是啊!”

宗源問道:“就在這兒?”

陸含之說道:“對啊!”

宗源繼續無語道:“這兒能刺探到什麼?”

陸含之甩著扇子,說道:“你知道,京城百分之九十的流言蜚語,都是在餐館茶攤飛出來的嗎?隻要掌控了這些場所,你便扼住了整個京城的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