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段(1 / 3)

本家一個姐姐嫁過去了,雖說這些年走動不勤,但好歹也算個熟人,讓她幫襯下,事半功倍。

來回距離遠,加上甜菜重量也不輕,所以合計下來,打算租一個牲口。

隔壁孟家就有個驢子,剛才唐大山已經跟孟土才說了,用他家牲口一天。

“今個倒是稀罕了,孟土才那摳搜性子能借出牲口?”平時秋收之後打場軋骨子,大隊來借,他都要跟隊上要租金的。

張來弟盯著他,“你老實說,他這次咋這麼大方?”

唐大山笑笑,“前頭二丫頭相看時,那家不是送了兩盒好煙?我勻給了他一盒。”

這年頭買啥啥要票,啥票也不好弄到,這煙票更是緊俏,而且煙也分一、二、三等,他們這些土裏刨食的是沒本事了,除非誰來串親戚了,才能有條壓箱底的好貨。

給都給了,張來弟隻能心疼的說了兩句沒心眼,這事也就過了。

收拾好了,把糖、熬糖的家夥事都鎖了起來,孟土才這會也把驢車套好送來了車。

…………

唐大山趕了小倆鍾頭,才到了石青鄉,十來年沒跟那姐姐走動了,她爹也不知道人家到底在哪住著。

後來還是打聽著她男人的名字,這才跟著指示到了人家家門口,這年頭缺吃少喝,親戚上門都怕是來借糧的,那唐有蛾見老家那邊來人,還愣了一下。

客套了兩句,進了正題,聽說是問有沒有甜菜,這才琢磨起來,那家倒是也聽了隊上的話,種了這玩意,可是也不知道這東西的正經用途。

這會聽說這本家弟要用十斤兩毛的價格收,哪裏不願意?這要是再過個把月,天一熱了,還不得都爛了?

有錢拿總比沒錢要好啊。

第四十七章忙呀

倒是那家兒媳婦長了個心眼,問他們收這東西幹啥,唐大山人老實,撒謊不好撒,支支吾吾說不出個四六。

還是唐翹隨便編了個理由搪塞了過去。

唐有蛾指揮三個兒子從地窖抬出來甜菜,又從隊上借了帶著大鐵砣的秤杆,嘿呦嘿呦的抬著籮筐稱起來。

唐翹幾乎是一鍋端了表姑姑家的甜菜。

六百斤,給了她十二塊錢,這已經是一比不小的字數了,唐有娥捧著這比意外之財,笑的眼睛眯成一條縫。

“快要晌午了,你們就在家裏吃飯吧。”招呼兒媳婦去買點肉跟豆腐,說什麼也要留他們在這。

其實她這麼熱絡還有一個原因,她看上唐翹了,兩家距離的遠,唐翹的惡名還沒傳到這,再說她人長得白淨,前凸後翹,給小兒子當媳婦再合適不過。

她跟大山是本家咋了?

反正這丫頭又不是他親閨女!

唐翹被她看的怪不得勁,又被旁敲側擊的打聽著私事,心裏早就不樂意了,聽她說想留下吃飯,哪肯?

隨便找了個理由,催促她爹快回去。

唐大山想起下午地裏確實還有事,婉拒了堂姐留飯的提議,將幾大籮筐的甜菜用芝麻竿兒遮擋好,甩著鞭子,晃晃悠悠趕著驢車走了。

不過臨時時候沒忘了唐翹的交代,托這個姐姐幫著打聽一下,看她有沒有相熟的人家也要賣甜菜。

反正他給的是十斤二毛錢,至於她能多少錢收的,能在裏麵掙多少,就是她的本事了。

收購甜菜是唐翹意想不到的順利,她鬆口氣之餘,又操心起她娘在大灣溝那邊情況。

也不知道她娘那邊收的咋樣。

她著急,著急也沒用,因為回去比來時費了點不少時間,別看是帶著驢車,其實速度跟走著回去也沒啥區別。

來的時候倆人趕著驢車,回去時是唐大山牽著牲口走的。

沒辦法啊,莊稼人樸實,淳厚,心疼牲口比心疼自己還多,去的時候沒負擔,驢子能輕省多,回來的時候壓著這麼多東西,他一百多斤的重量壓上去,把牲口累著了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