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了事養家糊口的工作,這就成了大事,自然就成了街頭巷尾的談資了。
魏光亮顯然也是知道背後人對自己的指點,每天下班時恨不得把腦袋縮在衣服裏見不到人才好!
好不容易騎過了那些老娘們的領地,他懨懨的推開自家大門。
“回來了?”
院裏洗衣服的媳婦甩甩手,跟他打招呼。
魏光亮嗯了聲兒,把自行車豎到牆根,擼起袖子幫媳婦擰幹衣服,他這邊幹著活,女人看了一眼這幾天格外沉悶的丈夫,無聲的歎了口氣。
“兒子我剛哄睡了,你一會進去的時候輕點。”
男人點了點頭。
倆人又是短暫的沉默,女人壓下心底感慨,這幾天,她比誰都清楚丈夫的煎熬跟不甘,以前每次下班,他最愛讓兒子坐在他肩頭,笑著鬧著陪孩子玩。
自從那個消息下來後……
她想起今個從舅舅那得來的消息,猶豫再三,還是開口了。
“我跟舅舅那邊說好了,他說他那邊正好缺個人手,等你那邊散了,你就去找舅舅,他說都給你安排好了。”
女人也知道丈夫堅持著是為了什麼,夢想這個年輕時候堅持堅持就好,現在孩子都有了,要考慮現實的,他一個文藝工作者,自己也不舍得讓他去紡織單位跟女人們做一樣的活,正巧舅舅那有空缺,他們轉業也算是對口。
魏光亮低著頭,好半天沒吭聲,後來才低低的說了句,“我不想去演樣板戲。”
女人著急,咋就不想去演了?樣板戲在舞台上長盛不衰,一年又一年的堅持著,就算是其它的劇團都倒閉了,它也不會!主席前些年頭還在報紙上,發表評論革命文藝的優秀樣板,不客氣說這是被官方蓋章的。
頭兩年的情形那麼亂,唯獨樣板戲一枝獨秀,沒有受到任何的波及。
讓他過去也是為了全家人考慮,他怎麼就不開竅呢。
魏光亮沒吱聲了,文藝是政治的‘風向標’一字一句一腔一調一轉身一回眸都有政治的標準跟分寸,在舞台上那更是被要求了規範化。
他們私底下都說,樣板戲的創作思想被人稱為“三突出”,戲裏突出正麵人物,正麵人物裏突出英雄任務,英雄人物裏麵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這就成為了一個配方,不能有丁點的出入,更不允許有任何的改變跟馬虎。
魏光亮記著在自己剛踏入這個行當時,曾經自己的啟蒙老師,在寫戲的時候,讓英雄貼進了些生活,更加充滿了些煙火味道,就被人帶上了’中間人物’的大帽子,還被認定是‘文藝黑線’複辟的鐵證,被下放到了牛棚。
稍稍有一點的創新,就成了反麵人物。
除了可以出演《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襲白虎團》,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這幾個外,沒有其餘可以多選擇的空間。
長年累月演這些,能有啥樂趣呢?
但是,他現在是個成年人了,每個決定都要為家庭考慮的。
就在女人以為收不到回複的時候,男人突然低聲嗯了下,“等休息日的時候,我去找舅舅商量一下,你放心吧。”
男人轉了性,女人又欣喜又帶著些歉疚,見他低著頭在擰著衣裳,飛快起身,“那敢情好,今個隔壁嫂子送來倆新鮮的大茄子,我去個買點肉回來,給你做肉末茄子吃!”
女人忙碌的在院子裏轉來轉去的,不一會就收拾好了出門。
隻是,她剛打開院門,就見到門外站著的幾個人影。
“郭團長?”
門外站著三個人,她隻認得男人的領導,至於他身邊倆人,自己從沒見到過,不過既然跟團長一起來的,想必也不是外人。
她扭頭朝院裏叫了一聲,而後又熱情道,“三位同誌,光亮就在院裏呢,你們先聊著,既然來了,也別著急走,我去買點肉跟菜,咱們中午一起熱鬧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