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段(1 / 3)

麼大的姑娘啥忙替不上,愛幹啥幹啥去吧!”

“謝謝娘!”馮槐花雀躍的往外跑。

可是沒跑兩步,就聽到她娘叫她,心裏有點忐忑,難道是她娘後悔了不想讓自己過去了?

戰戰兢兢的轉過身子,對上的就是她娘那張發光的眸子。

“娘……”

…………

“嬸子,嬸子,在家不?”張來弟正跟人嘮嗑的時候,屋外迎來一個人,張來弟有點好奇的看著來人,有點疑惑這人是誰,來自家幹啥。

丁萬花倒是認出了來人。

偷摸摸的跟張來弟解釋,“這是隔壁村子的婦女主任,先前來給咱們村開過會忘啦?”

她還真是忘了。

你要是說誰借了她錢,誰家有個雞毛蒜皮的小事她記得清,這種事她哪兒還能記得清楚?

不過來者是客,人家好像還是個啥官的,就快點招呼人坐下了。

問她來意是什麼。

劉華英笑眯眯的看著她懷裏曬陽光曬得昏昏欲睡的鐵蛋,眼底盡是滿意。

“是這樣的,過兩天不就是咱們劉家祠堂掛匾了嗎?咱們村裏的人啊,就想著辦點熱鬧事,給祖宗熱鬧熱鬧。”

嗯,這她聽說了,還打算那天去熱鬧熱鬧呢。

“這咋了?跟俺家有啥關係嗎?”

肯定是有關係的!

“是這樣的,本來我們是有抬閣的活動,裏麵需要很多小孩兒,俺們村裏都搜羅遍了,也就找到那麼三個,還差倆,這不,我跟人打聽,說是咱家娃長得體麵,歲數又適當,所以來這跟你借人了!”

前幾年打擊封建迷信挺厲害,但這兩年風聲也沒那麼緊了,去年有村子過年時候也熱鬧了,政府沒管,所以他們也放開膽子了。

抬閣是源於祭祀,就是由人扮成神,給民眾祈福,以前是在廟內表演,然後相繼出走,串街表演,群眾跟隨圍觀。

這年頭也沒啥娛樂活動,一般這種表演,都能出動好幾個村子的人一起來觀看的。

傳的十分邪乎,其實就是把表演者固定在木板上抬起,做出一點動作讓百姓觀看。

以往都是鼓鑼隊在前麵開道,後麵是裝飾豔麗的旗傘,最後麵才是眾人抬著的彩閣。

抬閣一般是由四個人抬,上麵高高的是一個人物妝扮成仙女或者是神童在高杆之上。

當然也有老一輩的人設計很多動作在上麵,張來弟記得自己兒時曾經見到過一次,就是一個小孩在荷花上左右旋轉,有的則是在高杆上金雞獨立,另外一個小孩在下麵推個小魔之類的。

多樣形式,各具風格。

第四百零三章 拿的出手

扮演仙女們的漫抒廣袖,下麵抬閣的人步履穩當,緊密結合。

而且他們這還有個說法,隻要是參與過抬閣的,被選成金童玉女的,這輩子都能受到保佑,會健康幸福的過完這輩子,所以每次抬閣,好多家長都希望給孩子爭取到這個殊榮。

但人家選的時候也是很有講究的,長得好看,身子健康,皮膚白皙,這都要做參考目標的。

他們村裏的小子倒是不少,但隻是白淨,生肖上就卡死了好幾波人。

劉華英也是這次回娘家了,聽人說了唐家這幾日的風光,又說起她家有個年歲適合的小娃,這才想著過來試試,看能不能讓人鬆口答應。

來這後看到這小子的長相,她心底是一點不滿意都沒了。

張來弟也想讓鐵蛋去,可轉念一想,他才兩歲,膽子是大了點,可不敢保證能在上麵堅持著,再說要是跌下來了咋辦?

把自己的顧慮說了下,算是婉拒了對方。

劉華英搖搖頭,“嫂子,為人父母的,為孩子擔心,這是天經地義的,按理說,這話我不該繼續再說下去,但是,咱們這抬閣安全的很,下麵四個大老爺們撐著,穩著呢,再說孩子在高杆上,其實那杆子大有乾坤,後麵有個機構奇巧的鐵棍,人綁在上麵,一點問題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