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線救國是戴柔采取的第一步,新來的嘛,自然要跟前輩們打好關係才好融入後宮,嘉妃純妃舒妃穎嬪等老人雖然不高興新人,但是戴柔長得就像個老實人,加上才進宮令妃就蠻橫地奪了她的寵,那點幸災樂禍和心有戚戚焉讓她們很快接受了戴柔的存在。
整個宮裏隻有戴柔知道令妃能生孩子,但在別人眼裏令妃年過三十還沒懷過孕,是不可能生的,皇後生的十二阿哥弱得跟小雞仔似的,能不能養大另說。這是為什麼大家坐山觀皇後和令妃鬥,一直不出手的原因。
戴柔的言談裏若有似無地泄露出對令妃的不滿,其餘嬪妃偶爾隨聲附和一下並表達自己也有類似經曆,於是這撥人更團結了,一齊偷偷幻想著皇後和令妃都栽下來給她們騰地方,當然,是分開幻想的。
乾隆十九年,太醫診出戴柔有喜了,衝淡了一些皇後生的五格格夭折了的悲痛,乾隆很高興,正式下旨封戴柔為忻嬪,皇太後更高興地賞了許多東西,戴柔懷孕正好證明她眼光好嘛!
乾隆二十年七月十七日戴柔生下了六公主,在取得乾隆的同意後為小公主取名寶音,蒙語裏“福氣”的意思,是穎嬪的主意。乾隆和皇太後很欣慰嘉妃純妃舒妃穎嬪幾個相處得好,又有些頭痛皇後和令妃越來越針尖對麥芒。
乾隆不喜歡皇後是真,但是他心裏清楚皇後這人剛烈過了頭,非黑即白,已經到了乾隆的寵妃出了什麼事一定是皇後幹的的境界;他也知道令妃不是受害者,隻是人心都是偏的,沒出大亂子的時候睜一眼閉一眼就罷了。
乾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烏拉那拉氏生下十三阿哥,不到三歲夭折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令妃生下七公主,不過沒養到一歲殤了,隔了兩天,令妃生下十四阿哥。兩個人輪流生孩子死孩子,偏偏令妃養了個十四阿哥,把烏拉那拉氏氣得火冒三丈,整個後宮沉浸在女主人的怒火之下,人人自危。
二十二年三月時發現二次有喜的戴柔也沒逃過皇後的怒火,沒辦法,女弱母強,戴柔隻得更謹慎做人,幾乎天天帶著兩歲的六公主到慈寧宮給太後玩,太後很喜歡小孩子,還在身邊養了愉王府的晴格格,如今晴格格十四五歲了,太後再想多留她幾年都不可能,正巧白白胖胖的六公主填補了這個空虛。
戴柔在二十二年十二月生下八公主,舒妃一直不高興六公主的乳名是穎嬪想的,因為穎嬪名字起得好,乾隆還留宿在她那兒好幾天,於是舒妃絞盡腦汁給八公主取名“佳音”。乾隆雖然遺憾又是個女兒,看到母女同樣白嫩的小模樣,心裏一下子柔軟起來。
這下皇太後、皇上終於確認忻嬪是個脾氣好卻有自己主見的。舒妃葉赫那拉氏是入宮多年的滿洲貴女,還曾生育十阿哥,最後是脾氣剛硬的烏拉那拉氏當皇後而不是舒妃,問題就出在舒妃那張嘴和不聽勸的性子上,明明都知道她沒惡意,偏偏不懂說話藝術和適時的閉嘴,每每說話,五句裏有三句讓人不高興,宮裏的人能不與她來往就不來往——誰願意沒事找不開心啊!戴柔在人人平等又很多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的二十一世紀見過不少這樣的人,而且舒妃還真是個沒什麼惡念的,聽她說話不往心裏去就行;舒妃不聽勸,戴柔就一遍一遍說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