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在攀爬的時候先向左移動,然後再垂直向上爬,終於費勁千辛萬苦爬上了這處岩壁。
爬上這處岩壁之後,楊雪終於明白了光源來自哪裏,也明白了那巨大的金字塔為何顯得如此巨大,可以說這一切的原理就如同海市蜃樓一般。
從這裏向下望去,前方的確有一處神廟,但是從麵積上來看,雖然無比巨大,但是卻處於深山之中,遠遠沒有達到看上去隔著一座山都遮天蔽日的程度。
在神廟的上方有奇怪的光源,從這裏看上去像是一個巨大的,不規則的,極為透明的水晶散發出來的光源,俗話說的好,女人和巨龍一樣,都對閃閃發光的東西感興趣,楊雪立刻對那巨大的發光水晶體產生了興趣,這玩意兒應該值不少錢吧?
不過也就是想一想,那麼大的東西自己一個人怎麼可能將其帶走呢?
楊雪又費了大半天的時間,俗話說的好,望山跑死馬,這從山上往下看並沒有覺得多遠,可是在山間走起來,那神廟離自己著實不近。
楊雪逐漸接近人的都神廟,上麵繪製著花鳥魚蟲以及人麵獸身像,甚至還有帶翅膀飛翔的蛇,從種種跡象來看這裏的文明應該屬於古老的巫祭文明,從風格上來說應該極為酷似瑪雅文明。
地麵上的石板被切的整整齊齊,楊雪跪下來看了一眼兩側的石塊,果然一塊接一塊都是非常整齊的石塊,這種切割水平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從這裏的種種跡象來看,大概都屬於數千年之前的神廟,可是那個時候有這麼高的建造工藝嗎?
神廟的構造極為簡單,隻有上麵的一座祭壇,祭壇上麵藍誌者那發光的水晶,在祭壇的四周有著許許多多的圖畫,楊雪此時恨不得自己摸出照相機來,將這裏的一切都拍下照片。
可是尷尬的是,自己除了洞洞幺和登山鎬,其他的物品都已遺失,此刻也隻能是過過眼癮了。
楊雪初來乍到看著四周空曠,也並不覺得有什麼危險,大大咧咧的就走上了祭壇,迎麵是一副星空圖。
楊雪大概認識這幅星空圖,這星空圖乃是北鬥九座星辰圖,依次為:天樞星、天璿星、天璣星、天權星、玉衡星、開陽星、瑤光星,洞明星、隱元星。
楊雪自言自語說:看起來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圖騰崇拜,來自古代先民對於日月星辰的崇拜,看樣子這裏崇拜的應該就是九皇了。
對於九皇的崇拜已經流傳很久了,
古時全國許多地方,如廣東、雲南、四川、河北、江蘇、浙江等省,均於農曆九月一日至九日連續九天盛行禮鬥之俗,謂之九皇會。
宋代道教天書‘雲笈七簽’24巻“日月星辰部”曾提及北鬥七星還有輔星、弼星的存在,時稱北鬥九星。
五代徐鉉《步虛詞》詩曰:“整服乘三素,旋綱躡九星”,後來兩顆漸漸隱失,成為“七現二隱”,故今有北鬥七星之說。
所謂九皇是指: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這便是九皇星君。
楊雪感歎道:這可真是個謎一樣的地方啊,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在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