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然都想過,但是這是事關到未來我們春寒集團走向和發展的重要一步,這一步非走不可,不是沒想過開會與大家商討後在做決定,但是以你們在座的人的反應,你們有人會同意這樣的做法嗎?相信沒人會同意。那麼若是你們都不同意,這個收購計劃還能繼續得下去嗎?不能!而且非但不能,若是把收購這樣的事情泄露給了司氏知道,司氏作為報複肯定會主動來收購我們,到時候大家一樣要麵臨下崗和失業的危險,既然這樣,何不把這樣的風險讓我一個人承擔?”
“如今,收購已經進行到了很深的一個地步,停止已經來不及了,大家所要做的就是和春寒集團一起共度難關!要樹立起堅信我們一定能贏的信念,把外界所有對我們的質疑都抵擋在心門之外,你們在座的不管是新人,還是春寒集團的老人,你們幾時見過我秋以濃打一點把握也沒有的仗?”
第110章 正文來了
秋以濃這話一出,眾人倒是頓時緘默了下來不少,之前的質疑和反對聲潮也小了很多。
的確秋以濃並不像時下很多的所謂青年企業家,多少是有靠到家族蔭庇,或者有權勢做後台,而是真正的白手起家,春寒集團最初創立的時候,整個公司連秋以濃自己在內隻有5個員工,到如今擁有員工超過兩千多人的大型集團,可以說,這和秋以濃精準至極的商業眼光,和沉穩幹練的經商手段是有絕大的關係的。
這麼多年來,春寒集團一路走來,其中的艱辛非常人所能夠理解,其間也不是不曾經曆過差點翻船的大風大浪的,都靠的是秋以濃幹練的掌舵技巧和大膽的行事風格,才帶領著春寒集團這艘大船,幾經風浪終於得以平安度過險灘,進入風平浪靜的廣闊海麵。
現在收購司氏雖然是一個很大膽的舉措和行為,無疑有點小水滴和大浪花比拚的架勢。
但是誰又肯定這小小的一滴水就一定力拚不過大浪花呢?要知道再大的浪花它也是小水滴組成的,沒有小水滴,又哪裏來的浪花呢?如今他們雖然不知道為什麼秋總突然會定下收購司家的計劃和磅礴的決心,但是衝著這些年秋總從來沒有在重大決策上出過一次錯誤的良好口碑和影響力,此刻看到他這般強勢,且信心十足的樣子。
在座的又有哪一個敢站起來說,絕對不相信春寒集團能夠收購得成司氏?
若是萬一收購成功了呢?想一想,那時的春寒集團又會是何等龐大的集團?又會是何等風光的光景?
到那時,他們這些中高層幹部,可就是等於成了春寒集團脫胎換骨浴火重生的最大功臣們了,以秋總從來都大方善待人才,又知人善用的品性來看的話到那時,估計他們的職業生涯也就能走到頂峰階段了。
換而言之,若是這次收購不成,最大的損失人不是別人,正是秋以濃他自己本人不是嗎?因為春寒集團從根本上就是他一個人的,隻是當初注冊公司的時候,非得有2個以上的大股東,他才臨時找了一個人去湊了湊數,事實上,那部分股份依舊是掌握在秋以濃手中的。
說白了就是說,若是秋以濃一個人決定要收購那司氏,那他也是有權利的,因為春寒集團的現有形式,其實就是秋以濃他一個人的絕對控股!
所有外麵的散股也好,是其他股東手裏的零星股份也罷,總數都加在一起,也超不過秋以濃手裏的股票,這麼明顯的優勢率還用征求其他人的意見嗎?
隻是他們這麼多年在秋以濃的手下做事,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