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2 / 3)

韓氏沒想到父子倆都來說她,氣得狠狠瞪了夏柏茂一眼。夏柏茂閉上嘴,又低頭繼續打算盤。蕭音連忙說:“其實娘不是那個意思。她隻是想,夫君當年考補試都覺得很難,六弟年紀還這麼小,肯定會覺得更難。”

韓氏見終於有人站在自己這邊,滿意地看了蕭音一眼:“還是阿音懂我。”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蕭音是在刻意討好她。

“反正也已經和離了,阿熒先好好把孩子生下來,以後再做打算。”夏謙站起來,對夏柏茂和韓氏拜道,“爹,娘,我先回去讀書了。”

韓氏連忙應好。現在二房最要緊的事就是夏謙考科舉,隻要他能考取功名,再加上夏家的財富,夏初熒和夏初嬋出嫁時的身價也自是水漲船高。他們在人前也都能挺直腰板了。

蕭音望著夏謙離去的背影,張了張嘴,又低下頭。她知道夏謙不喜自己的性子,柔弱又沒有主見,更不喜歡她在人前巴結婆母。可她能有什麼辦法呢?掙紮求存罷了。

***

到了月底,夏初嵐循例在玉茗居的正堂見幾個重要的賬房和掌櫃,聽他們說本月的收支情況。夏家涉足的有茶行,糧行,質庫以及海上貿易。尤其是海上貿易獲利頗豐,三大港中,除了臨安以外,在廣州和泉州已經極具規模。

一位賬房先生說:“姑娘,抽出了十萬貫錢之後,賬目的確有些吃緊。幸虧海事興旺,進賬頗豐,能稍稍彌補一些。”

事實上,自從聽到夏家捐了十萬貫之後,為夏家做事的人都有些緊張,生怕夏家受到什麼影響,斷了他們的財路。可今日見到夏初嵐以後,看她從容鎮定,胸有成竹,這些人的疑慮也都打消了。

夏初嵐支著下巴說:“暫且提高質庫的月息為八分,近半年除了必要的支出以外,不要再有大筆的買賣。手中閑置的商鋪,貨物也都盡量出手,換得銅錢用以周轉。各位放心,十萬貫夏家能拿得出來,絕不會影響到各位的生計。”

眾人聽到她這麼說,心裏的大石總算落了地,齊聲應是。有一個掌櫃上前說道:“姑娘,我有一個想法。臨安距離紹興很近,又是都城,人口浩繁,州府廣闊。我們為何不考慮把鋪子開設到臨安去,或者利用臨安的港口呢?這樣一來,便可開源。”

其他人紛紛附和,立刻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對於臨安的繁華,時人有種近乎瘋狂的向往。

“臨安商賈雲集,富者比比皆是,且百業興旺。如果我們貿然在臨安開設店鋪,購買船隻,未必能夠成功。但諸位的建議我會考慮,今日便到這裏吧。”

賬房和掌櫃們留下手中的賬簿後,紛紛退出去,還在議論臨安。夏初嵐側頭看向窗外,不知何時,橙紅的石榴花已經開成了一片,如美人臉上的胭脂殘紅。

那人回到臨安之後,當真是渺無音訊了,也許不會再見了吧?

她並不後悔那日的舉動。不能因為害怕麵對結果,就去避免一切的開始。這樣至少能沒有遺憾。

“姐姐,先生給我寄書來啦!”夏衍從外麵跑進來,手中抱著個青布包,顯得十分興奮,像個小麻雀一樣,“不僅是《論語集注》,還有《大學章句》、《中庸章句》!還有好幾本!先生怎麼這麼神通廣大?這些書現在市麵上一本都買不到了。姐姐,他到底是幹什麼的呀?你可知道他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