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1 / 3)

訂購率不足, 此為防盜章

好在那時候發生了一連串的變故,她性情大變也被眾人所接受。

韓氏知道是自己的丈夫不中用, 捏了捏手中的帕子,繼續說道:“那你總該去見見顧二爺吧?他是衝著你爹的臉麵來的,怠慢了貴客總歸不好。”

像顧居敬這樣的巨賈,不是誰都能見到, 誰都能攀交的。顧二爺在臨安抖抖手指, 整條禦街上的商戶都得震一震, 更別提他還有個做宰相的弟弟。

剛才席上顧居敬問起了夏初嵐,韓氏這才火急火燎地跑來找她。

夏初嵐卻說:“有事他自會找我,不用特意去見。”

韓氏愣了一下, 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一個十幾歲的小丫頭, 居然要那樣的大人物親自來找她?實在太狂妄。

她耐著性子道:“三丫頭, 那可是顧二爺!都城裏響當當的人物。你就算不為自己, 也要為大郎想想。顧相連任兩屆知貢舉, 學富五車。若能攀上他們顧家的人,得顧相指點一二,大郎來年再試,還怕不成……”

韓氏兀自滔滔不絕,夏初嵐卻不想跟她多費口舌, 拿著書站了起來,對左右說道:“我尋個安靜的地方看書, 六平, 不準任何人來打擾。”說完人已經走出去了。

韓氏氣得渾身發抖, 沒想到這丫頭翅膀硬了,居然敢這麼下自己的臉麵!她狠狠咬了咬牙,對侍女仆婦們道:“我們走!”

……

暮色/降臨,前院那邊熱鬧非凡,隱約能聽到人語聲,後院這裏反顯得有些冷清。

夏初嵐站在拱橋上,手扶著欄杆,穩了穩心神。

原主小時候應該見過顧居敬,但時隔太久,印象已經很模糊了。顧居敬本是條極好的人脈,於生意場上大有助益。若不是事出有因,她斷不會如此。

事實上,夏柏盛出事之後,夏初嵐一直在暗中調查那場海難的原因,也查到了一些線索。

時任泉州的提舉市舶吳誌遠,利用職務之便,牟取私利。他想要與夏家的商船合作,被夏柏盛嚴詞拒絕。沒多久夏柏盛就出了事,吳誌遠卻被顧行簡舉薦,升為戶部侍郎。

夏初嵐無法確定那位極人臣的宰相大人究竟有沒有參與此事,也不敢聲張,就怕將夏家卷入更大的災禍之中。如今家中尚有體弱的娘親,年少的弟弟需她照顧。她既占了這具身子,就有不得不去承擔的責任。

池塘裏“咚”的一聲水響,一隻原本停在荷葉上的青蛙,躍進水裏遊走了。

夏初嵐回過神來,沒注意到身後站著個人。因為忙碌了一日未進食,眼前的景物俱都浮動起來,她的身子不由自主地一軟。

原以為要摔倒,卻有一雙手臂適時地伸了過來,將她扶住。隨即,一股仿佛千年古刹裏厚重深遠的檀香味飄進了鼻腔裏。

夏初嵐抬起一隻手扶著額頭,勉力站穩,感覺到自己的另一隻手腕被尤帶溫熱的幾根手指按住。

“姑娘何處不舒服?”頭頂有個低沉悅耳的男聲問道。

夏初嵐一愣,下意識地往後退了兩步,終於看清了眼前的人。

那人身量很高,體態偏瘦,穿著普通的道衣裳袍。他的五官極為俊秀,隻是下巴上留了一撮胡子,反倒看不出年紀。尤其是那雙眼睛,仿佛蓮台上端坐的佛,深邃而又難以捉摸。

“你是誰?”夏初嵐問到。

“我沒有惡意,隻是誤走到此處,想向姑娘問路。”男人平靜地說道,“方才把脈察色,姑娘似乎是氣血不足。”

夏初嵐微愣,低頭從腰間取下絲袋,迅速拿出一小顆糖球放進嘴裏含著。原主這具身體的確有輕微的暈眩之症,大概類似於低血糖。

男人靜靜地看著她的臉龐,猶如欣賞一塊成色上好的美玉,不沾染一絲雜念。他的目光下移,看到她嫋嫋纖腰上垂掛著的玉佩,是隻活靈活現的瑞獸麒麟,十分特別。

分明像男人之物。

“先生在此地稍等片刻,我叫人送您出去。”夏初嵐微微一禮,便轉身走了,不敢久留。這男人身上的氣場實在太強,無形之中,有一種淩駕於人的壓迫感。

夏初嵐離開之後,男人俯身將她遺落在地上的書卷撿了起來,封麵上印著“夢溪筆談”四個字。

竟然是這本書?

他不由自主地翻開,仔細看裏麵的排版和字體,不由一愣。這是當年汴京國子監第一批印出的版本,還是他的恩師主持修訂的,如今堪稱一字千金了。

他小心地撫著書頁,恩師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多少年了,恩師所贈的那套書在當年逃往南方的途中散佚了,連他都遍求不到,竟然在此處看見了真品。

少頃,思安奉命來到拱橋處,見到男人時明顯愣了一下,隨即低下頭,不敢再看第二眼:

“奴婢奉姑娘之命,來送先生出去。”

***

前院,觥籌交錯,賓主盡歡。顧居敬心不在焉地應付著宋雲寬,對方貴為知府,不好隨便打發。

宋雲寬笑道:“我仰慕顧相已久,聽說他喜歡古玩字畫,便收集了兩幅,還請二爺幫忙轉交。”

顧居敬摸了摸胡子,回得不卑不亢:“非顧某不願幫大人的忙。隻不過都城裏頭的人都曉得,我這弟弟打小體弱,養在寺廟裏頭,跟家裏的人都不太親近。宋大人這字畫,恐怕得另尋門路。”

他口氣裏盡是推諉之意,宋雲寬怎能聽不出來?失望之餘,也沒多做糾纏,尋了個由頭便離開了。

他一走,崇明便在顧居敬身後嘀咕:“怎麼還有人敢給相爺送字畫……”

早先有個官員為了調回都城,也托了關係到顧居敬這裏,讓他轉交字畫。因為所托之人有些來頭,不好推辭,顧居敬便叫崇明將東西帶回相府,讓弟弟自行處理。不料,很快崇明又把東西原封不動地送了回來,說是贗品,退回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