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1 / 3)

訂購率不足百分之五十, 此為防盜章, 兩天後再來刷新~

當年金人以雷霆之勢攻克汴京,擄走二帝, 當今皇上在應天府倉促登基, 而後一路南逃。不料金兵窮追猛打, 皇室一度避之海上。

自黃天蕩之戰以後,金兵退回北邊, 朝廷趁勢命主和派大臣北上議和。兩國約定劃淮水至大散關一帶為界, 暫時和平共處。

雖然失去了北方的廣袤疆土, 偏安一隅,但政局總算趨於穩定。杭州升為臨安府,定為行都。

南方早在五代時期,便不煩幹戈, 百姓富庶, 皇室南遷又帶來了北方大量的人口和手藝匠人,臨安很快再現了當年汴京的繁華。

紹興府與臨安府相距不遠, 因當今皇上南逃時曾短暫地以此地為都,故有小臨安之稱。

今日是紹興府的夏家大公子夏謙成親的日子,滿城轟動。

夏家在江南一帶也算赫赫有名。南方大城多處於河灣港口,朝廷開放海事, 海商也隨之興隆。夏家在廣州和泉州港擁有多艘商船,與諸蕃國貿易, 生意一直做到了西洋。

前兩年, 夏家的家主在海上出了事, 夏老夫人找算命先生測了一卦,這才舉家搬到了紹興府,一躍成為了當地首富。

喜樂吹吹打打,送親的隊伍沿著城中的街衢走了一圈,花轎便抬到了夏家門口。喜娘扶著新娘下轎,圍觀的百姓發出一片喝彩之聲。

年輕的新郎站在那裏,挺拔如鬆竹,卻有些心不在焉。直到喜娘將紅綢的一端塞進他的手裏,含笑喊了聲“大公子!”,他這才回過神來,順勢牽著紅綢入內。

一群人走過正對門的磚雕影壁,便是敞闊的前院和布置喜慶的正堂。堂屋兩邊以遊廊圍成方形,各有耳房數間,格局龐大,紋飾華麗。

本朝對房屋的規格早有限製:執政、親王曰府,餘官曰宅,庶民曰家。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為飾,不得四鋪飛簷。但隨著大商賈的興盛,打破規製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朝廷並未加以管製。

熱鬧的喜堂裏,夏謙的眼睛往四周看了一遍,不免失望。

她不在。連自己的婚禮,她都不來參加。

高堂在座,一對新人行拜天地之禮。

喜娘唱福,夏謙麻木地跪下,周遭的喧鬧好像都與他無關。心中忽然升起一股衝動,想要離開這裏,帶那個人走。

“禮成,送入洞房!”喜娘高唱了一聲。夏謙猛然回過神來,為自己剛才荒唐的念頭感到可笑。他要考取功名,不可能為了一個女人而放棄一切。更何況那還是他絕對不能肖想的人。

喜娘以為夏謙的種種反常是因為過度緊張,輕推著他的後背,歡歡喜喜地將一對新人送去新房。

夏家的下人隨即安排賓客入座,座位也極有講究。今日總共席開三十五桌,門外還為城中百姓擺了流水席。

正堂前麵的五桌,除了坐著主家和近親以外,其餘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夏家生意做得大,也攀交了不少官員,今日來賀喜的人裏頭就有紹興府的知府宋雲寬。

宋雲寬進士出身,從政二十多年,一直政績平平。他在紹興府即將任滿三年,磨勘之後調任,眼下四處托人找關係,想調進臨安的市舶司,剛有了點眉目。

然而市舶司是多少人擠破頭都想進去的地方,正式的調任沒下來之前,他無法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