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滴水之恩(1 / 2)

茹凰也愛吃,有時候九娘蒸了饅頭,給她把麻醬拌上白糖,把饅頭切成薄片,刷層麻醬夾著吃,可喜歡了,冬天吃刷鍋的時候,也可以整些麻醬配料,這味道真的好聞,好吃。

村裏人都以能吃上麻醬拌麵為榮,提起來就在別處顯擺,這下香油和麻醬的知名度更高了,鎮上和縣上,除了貨架擺放的樣品,倉庫幾乎都是空的,沒存貨。

他們賣一兩銀子一斤的麻醬,被人吵到了二兩,甚至三兩四兩,二兩一斤的香油,現在都是五兩,運到京城,都是十兩一瓶。

酒樓裏能吃上一盤麻醬豆角,都有人高興壞了,麻醬真的緊缺,香油還是可以緩一緩,可是年前收上來的芝麻眼看就要空了,這時地裏的芝麻還沒成熟。

空間裏倒是了收了幾茬,可是她現在不能用,因為品質太好,混了將來要是有人做出了香油,拿什麼去競爭,所以她一直留著沒用。

倒是有些商販看到了利益,上門來找九娘,就是他們可以找到芝麻,但是這價錢上,“三十文一斤,這是我今年跟村裏還有鄰村的收價,不行就算了,我等著他們的芝麻”

商販一聽,三十文一斤,也不少了,馬上就開始行動起來,打聽各種渠道,但是收獲甚微。

別說北方,南方種芝麻的人都很少,這個時代,吃飽是基礎,之後才是其它,莊稼人第一就是糧食,再是果樹和菜,最後才是賺銀子的種植。

就算南方有,運到這裏怕也發了毛,一個一個隻能歎氣,有倒是有,但是量微啊,而九娘這裏的需求量太大,他們跟不上。

但是也有一百斤,五十斤的往九娘這裏送,九娘也不嫌少,都收了。

弄得北方一帶芝麻緊缺,想烙個芝麻餅,都找不到芝麻了。

這樣就激起了一些農戶種植芝麻的積極性,芝麻很好種,也很好打理,不需要良田,一般的土地種植就可以,還耐旱,有些得到消息晚的,隻能歎氣明年再種,有的則是幹脆買了荒地,直接翻了一遍地就種上了。

現在整個縣,人人談芝麻,芝麻開門,銀子滾滾來!

周邊的六個村子,都跟著種上了芝麻,因為這次九娘放出的話是三十文錢一斤,誰不種誰傻子,都紛紛來牛窪村取經,學種芝麻,這些就跟她沒關係了,村裏二十多戶人家,一百多口人,問哪個都能教。

反正自己把他們領進了門,修行在他們自己,自從餅鋪徹底變成了香油鋪子後,她就很少去了,郝氏和成嫂的活也輕巧多了,盤帳就交給她倆,每個月來家裏給她報回帳,送回銀子。

去年總收入不到一萬兩,今年一下增加了五個村子的種植,想來如果順利,這銀子肯定會象流水一樣,流進她的口袋。

她一開始的打算就是幫幫牛窪村,並沒有想擴大生產,現在有的村主動加進來,那銀子不掙白不掙,榨油和做醬的機器又各增加了一台,又買了四頭驢,光牲口,就有八隻,加上家裏的那隻,一隻九隻。

這草料她跟村裏的娃子們收的,一文錢一斤,每天光驢吃的草就一百多斤,還不算粗糧,也就是她,換個人都養不起。

她這做法,給村子裏那些娃子找了一個出路,他們都不在打鬧玩耍,而是天天背著簍子去割草,家裏自從不窮了之後,娃子們掙的錢會有一小部分被家長分給他們自己存著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