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煮好粥,這會兒屋裏還暖和,蘇媳婦把門關好,叫了兒子來吃飯。
下午她在家做了一些針線,臨近傍晚蘇婆婆便回來了,還拎了一個籃子。
“縣裏發的煤球。”蘇婆婆放下籃子道,“童大人下了令,凡是三十擔以下的人家,到了呼吸能嗬出白氣的時候,每家每五天可以領一籃子煤球。”
“這可是解了家中的急。”蘇媳婦揭開籃子上蓋的布,裏頭果然是縣裏最近開始流行的煤球。聽說這煤球省著點的話可以燒上一整晚,這一籃子好多快了,可以抵上幾擔木柴。家裏的木柴馬上就要告罄,這可是解了燃眉之急。
“是啊,村裏頭其他幾個貧戶也說童大人好呢。另外冬天縣裏定量供應便宜的煤球,其他人家也都可以去買。”蘇婆婆道。
有了這些煤球,還有修葺好的屋子和火炕,她們身上的衣裳雖然不夠暖,卻也不會再凍著了。
寒潮來時,童冉也設了粥棚,接濟貧苦人家。這些事情當地富戶也會做,畢竟這是借由樂善好施之途修養正氣的好方法。
如此一來,小鍋縣今年總算沒有了凍死街頭的人,定縣的情況也比往年好了許多,凍死的人數銳減。
寒潮過去,年後上朝,戶部尚書上奏,在朝上例數了這兩年小鍋縣驚人的成績,尤其今年無一人凍死的冬天,可謂是一大功績。
“自古以外冬天一定會死人,即使京城也常能見到貧戶凍死,今年小鍋縣無一人凍死,其隔壁定縣凍死人數也從去年的兩百餘人銳降至七人,臣聽聞時簡直不敢相信。後來著人打聽,原來是金河監監察使童冉在冬日前出台一係列措施,幫助貧戶修補房屋、修葺供暖的火炕,還發放碳補等,如此才使得今年金河監冬日凍死的人數遠遠小於其他府縣。”戶部尚書道。
童冉作為一個地方官,這些日子在朝上提起的次數著實多,戶部尚書這話立刻引來了許多關注。
傅霖筆直站著沒有說話,他前些日子派人去過傅禃那裏,童冉做的一係列事情他的人都如實彙報給了他。那些事都沒有問題,隻是他心裏總有一股子不安,童冉如此出挑實屬反常,他性子保守,對不合常規之人天然抱有三分戒心,更不用說,陛下還格外重視他了。
不過現在童冉做的均是利國利民之事,他便也沒有進一步舉動,隻是靜觀其變。
楚鈞聽了戶部尚書的話後,沒有多說什麼,隻是道:“列位愛卿有何看法?”
大家看不透皇帝的意→
第二日一早,高卓接到傳訊,帶了人到衙門門口迎接。考察團裏最高的官職才是正五品的吏部員外郎,所以規格並不高,比起之前交代禦前總管蘇近,他們要放鬆許多。
高卓跟顧嵐是結過梁子的,雖然現在同在童冉手下共事,但高卓依然對顧嵐鮮少有好臉色。考察團一行與高卓等人互相見禮後,顧嵐上前要說話,高卓卻直接對阮正道:“阮大人,衙裏備了早膳,諸位行車勞頓,請先用一些墊墊饑。”
顧嵐吃了個癟,也不以為意,像是東道主一般也客氣得請阮正進門。
阮正也向兩人客氣一番,帶人進了衙門。剛剛那個高卓他記得曾是小鍋縣的縣尉,脾氣比較硬,不過也當得一句清廉剛正,而那顧嵐是金河監的監察副使,沒聽說過有什麼劣跡,他倆也不在一處辦公,怎得高卓看顧嵐如此不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