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段(2 / 3)

劉太後淡淡道:“皇上答應過我,給我們母子一夜時間告別,明日再死。太後現在來收屍,有些早了吧,請明日再來。”

“好,我明日親自來送行。”鄭櫻桃拂袖而去。

是夜,狂風大作,連大樹都連根拔起,還下起了碗口那麼大的冰雹。宮裏的太武殿,還有關押劉太後和廢帝的輝華殿失火,風助長火勢,大火席卷整個趙國皇宮,火焰照天,連鍾鼎器皿都燒融化了,亭台樓閣全部化為灰燼。

由於天氣幹燥,這把火燒了一個月才被一場大雨徹底熄滅,由於天空中有大量灰燼,下的雨都是紅色,人稱血雨。

趙國開始盛傳一句話:血雨現,趙國滅。

新皇帝石遵不信,下令重修皇宮,沒過幾天,石虎的義子冉閔就起兵反了,說石遵殺了幼帝和太後,老天降天火和血雨,以懲罰石遵,天理不容。

石遵當了一百八十三天皇帝之後,冉閔攻進都城,殺了石遵和太後鄭櫻桃等,將石家滅族。

冉閔這個義子滅了趙國,登基為帝,國號為魏。

果然都是義子得天下。劉太後賭贏了。

冉閔滅了趙國,清河終於接走了死遁的劉太後和十歲的廢帝到了大晉,將他們安頓在偏遠的蜀地,從此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冉閔建立魏國之後,對大晉派出使節,商議兩國建交。

北方的漢國和趙國與大晉都有滅國之仇,所以大晉不與漢,趙兩國通使,南北斷交多年了。

但冉閔是漢人,他滅了趙國,算是為大晉複仇。

沒想到北伐還沒開始,對手就已經倒掉了。根本用不著自己動手,對手就能自己搞死自己。

這是什麼魔幻的年代啊。

大晉先是大驚,而後大喜,趙國,你也有今天!讓你也嚐嚐亡國的滋味!

於是大晉同意了魏國皇帝冉閔的提議,派出使團,帶著禮物和建交國書,前往魏國。

一去一返,兩國正式建交,就在太後褚蒜子和朝臣們商議在魏國建立大晉使館時,北方傳來新的消息:

鮮卑人的首領慕容儁(念君)滅了魏國,殺了皇帝冉閔,在中原建立了一個新國家,燕國。

看來不用建什麼大使館了,大晉還是要北伐啊。

第212章 流芳百世和遺臭萬年

大晉這幾年通過土斷、南北合並的方式,使得賦稅飛增,積累了北伐的資本。

北伐時機已到。

現在的問題是,長江以北現在除了剛剛滅了魏國建立燕國的鮮卑人慕容氏,還有另一個在關中地區建國的氐族人建立的秦國,史稱前秦。

前秦是乘著趙國內訌、魏國初建的混亂時期建立的國家。

這一下又恢複了三分天下的時代,秦國,燕國和大晉。

但是以大晉目前的國力,同時打秦國和燕國是不可能的,隻能選擇一個。

選擇誰呢?

柿子當然選軟的捏了!

大晉選擇了秦國。

一來秦國看起來比較“軟”,二來大晉的舊都洛陽就在目前秦國的版圖之內,如果能夠收複洛陽,對

大晉而言不僅僅是一場戰爭的勝利,這其中的意義太多了。

大晉於是決定伐秦。

桓溫有伐蜀的經驗,自請伐秦,打到關中,收複洛陽,太後褚蒜子同意了。

桓溫帶著四萬軍隊從襄陽出發,原本還有後續軍隊一起北伐,但是燕國看到大晉打秦國,一定防守空虛,於是乘機派兵去打大晉。

荀灌的弟弟、尋陽大長公主的駙馬、徐州刺史荀羨帶兵保護大晉,和燕軍交戰,斬殺了燕國大將王騰和慕容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