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孫承宗袁崇煥(1 / 2)

就在周雲清放走小孩之時,紫禁城,乾清宮,檀香嫋嫋,氣氛靜謐,崇禎皇帝朱由檢端坐龍椅,神態專注,正細細批閱百官遞送的奏折。

幾名值守乾清宮外的錦衣衛大著膽子,偷偷透過乾清宮那鏤空雕花的窗格朝朱由檢張望一眼,由衷讚道:“聖上真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比之先帝要強得多了!”

此時,忽聞乾清宮台階下傳來一陣腳步聲,這幾名錦衣衛急忙回歸原位,隻見朱由檢心腹太監王承恩領著一名錦衣衛千戶打扮的人快速登上台階,他們事先得到口諭,沒有阻攔,放王承恩二人進了乾清宮。

王承恩二人一進大門,就在門口叩拜道:“臣王承恩,臣徐少平叩見聖上,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檢放下奏折,抬手道:“平身!”待二人謝恩起身後,又問道:“可有找到魏忠賢府中逃逸之人?”

徐少平是錦衣衛千戶,先前在乾清門上埋伏的弓箭手就是他所率領,已見識過朱由檢武藝,心中佩服不已,急忙回道:“托聖上洪福,逃者九人,現已抓捕歸案六人,其餘三名也已有眉目,料想不日即可抓捕歸案!”

朱由檢點頭道:“如此甚好,朕早已傳令京城戒嚴,那三人必在京城之內,你帶兵細細搜查,不可牽連一名無辜,也不可放過任何一人,退下吧!”

“臣遵旨!”徐少平叩首而退,朱由檢由拿起奏折,撇見一旁墨水不多,便一邊批閱,一邊道:“承恩,過來替朕研墨!”

在封建社會,能夠幫皇上研墨的無一不是皇上寵信之人,王承恩大喜過望,急忙走到桌前替朱由檢細心研墨,眼角餘光看見朱由檢手中奏折寫著袁崇煥呈上,頓時來了興趣。

(注意:本小說中的人物,時間等等與曆史記載不完全一樣,以後不再贅述。)

這袁崇煥現任兵部文選司員外郎,負責替朝廷選拔四品以下武將,行軍打仗原非袁崇煥之本職,但袁崇煥對軍事極有興趣,時常在同僚之間大談如何打仗,如何領軍之事。

眾人見他口若懸河,有時候說得還頗有些道理,讓人心悅誠服,便以為袁崇煥是一個將才,袁崇煥因此在文武百官之中漸漸有了一些名氣。

王承恩也曾聽過袁崇煥的名氣,不由喜形於色,心想:“此時遼東戰事吃緊,我若能替朝廷引薦一名將才,必是大功一件!”

正巧朱由檢抬頭沾墨,瞧見了王承恩的神情,微笑道:“朕知你之心意,然朕觀袁崇煥之言辭,好似以為上帝之下他第二,旁人皆不如他,如此剛愎自用,豈是大將之材!

再看戰術,頗有些一條胡同走到黑的架勢,太過缺乏靈活與變通,兵法有雲,虛虛實實,實實虛虛,倘若讓袁崇煥領軍,敵人不必費力,輕易就能猜透他的心思,從而采取針對性戰術,我軍豈不步步被動?”

王承恩額頭冷汗長流,點頭道:“聖上所言極是,臣知錯了。”心頭卻有些不以為然:“聖上說袁崇煥剛愎自用,我看有大才者,向來自信!”

此時,忽聽門外太監稟報道:“陛下,大學士孫承宗求見!”

孫承宗在天啟一朝提督遼東防務,頗有成效,後來被東林黨爭拖累,不得不從遼東退下,努爾哈赤方才有機可乘。

朱由檢微微一愣,忙道:“快宣!”不一會兒,孫承宗快步踏進乾清宮,正要叩拜,迎麵走來一名身穿黃袍的少年,扶住他的肩膀,親熱的說道:“愛卿為先帝帝師,不必多禮!”

孫承宗大吃一驚,惶恐道:“陛下如此禮遇,老臣惶恐!”

朱由檢笑道:“先帝待朕極好,愛卿即為先帝帝師,也是朕之帝師,以後若非上朝,愛卿不必講究此等繁文縟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