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回 勇神雕衝陣傷敵2(1 / 2)

小仙童虞孝和鐵鼓吏狄鳴岐同著武當縹緲兒石明珠、女崑侖石玉珠前去雲南,遵從韓真真的囑托,去雙龍灣度韓真真的娘家後人韓麗上山修道。四人聯袂飛行,為避閑俗,飛行極高,並把破空之聲掩去,也是不想驚動沿途的修道之人。時節正當晚秋,晴空千裏,一碧如洗,四人的劍光又都是青色,在昊天青霄之上,也隻依稀可見四條淡淡的青痕,在飛速的移動。虞孝和石明珠雖不是夫妻,也從沒談起婚嫁之事,但情份之厚,已到性命相托的地步,以至奉師命轉投峨嵋,也要請石明珠給拿個主意。其實。虞孝和狄鳴岐在內心深處還是仰慕峨嵋的,一來峨嵋是玄門正宗,又值興旺之時,二來峨嵋和昆崙不僅上一輩的有交情,便是他們也頗認識好幾位峨嵋弟子,尤其是諸葛警我和笑和尚,功力之高見識之廣,自己是甘拜下風。現在石明珠和石玉珠都讚成他轉投峨嵋,心裏尤其喜歡。新得師命去雲南行道,並沒有說具體的地點,仿佛是專程陪石明珠和石玉珠兩人前去雙龍灣。穿雲啣風,把臂同飛,說說笑笑,更是有興。

天台山在浙江的東部,直飛雲南,何止千裏?不到一個時辰,已到雲南境內。從空中低頭看,隻見萬山雜遝,峰巒起伏,猶如大海中的波濤,嵐色山光,蒼翠沉鬱,渾不見霜氣橫秋模樣。隻是山腰以下,幽穀密澗之中,時見霧靄掩蔽,其間幽藏著神秘,也增添了山的靈氣。

按照韓真真的指示路徑,前行不遠,果然見群山中蜿蜒流出兩條小河,在一個村莊前交彙,然後併成一條向東流去。村莊並不大,數十戶的樣子,參差而建。村內廣植樹木,因此處地氣甚暖,樹葉並未脫落,隻略稀了些,村莊便掩映在綠樹之中。在道路旁或籬落邊,時見一叢叢的黃菊宣示著秋天。虞孝問石明珠:“我們四人貿然進村,隻怕不妥,何不先擇地而下,商量個辦法?”

石明珠說道:“說得也是。”

他們在村後的一座山頭落下,環顧四周,見此山山腰到山腳樹木甚是茂密,山腰以上卻是裸岩削壁,山頂上一塊巨岩,極似蹲伏於地的猛虎,周邊卻有數丈範圍的空地。他們立在石虎旁俯視村莊,也隻見綠樹中飄出幾縷炊煙,原來時辰已是傍晚時分。虞孝正想說些什麼,石明珠搖了搖手,又向身後山穀中一指,虞孝和狄鳴岐、石玉珠看時,卻見穀中飄出一股淡煙,範圍不大,帶有一股腥味。四人知道穀中一定有古怪,隨即把身形隱去,再看卻隻見危岩奇石和石隙間的短鬆,仿佛是在一個瞬間煙已飄盡。又探頭往穀底看,隻見一片綠森森的樹冠,竟有數百畝方圓。此時暮靄漸漸升起,樹冠便變得朦朧迷離。虞孝說道:“別是有什麼古怪,我下去看看?”

狄鳴岐說道:“我和虞孝兩人下去,好歹有個照應,明珠姐和玉珠姐先在這裏待一會,若有事就傳聲告知,你們再下去接應。”

石明珠說道:“剛才那一蓬煙固然有點古怪,但也甚尋常,索興你們三人一齊下去,我進村看看韓麗,若根骨果然不錯,我就度她上山,若是不堪造就,便把霜角劍送她了事。”

虞孝說道:“明珠姐的話甚是有理,明珠姐先進村,我們三人下去,若是尋常一個山穀,並無異樣,再一齊進村和明珠姐會齊!”

四人商量定了,石明珠掩去劍光,轉到村前,卻見一戶門前打穀場上,正有一個女孩在練劍,周圍十幾個村民看著,時不時喝聲采。再看這人家,兩扇黑漆大門開著,可以看到在第一進後是個小天井,第二進才是客廳,但一眼望去並不見有人。門口的打穀場半畝大小,邊上栽著數十株桑樹,可見這戶人家的家境至少在中人以上。石明珠雜在村民中看時,見這女孩頭上紮著蝴蝶髻,紅襖綠褲,紮縛得甚是利索。淡淡兩痕柳眉,瑤鼻櫻嘴,身量雖未長足,卻算得上是個小美人,能與小師妺司青璜相伯仲。那劍使到疾處,目如流星,身形十分矯捷靈便。細看根骨,竟是上上之選。此時小女孩正使到一招鵬搏九霄,隻一縱竟縱起兩丈多高,劍光如空中打一條電閃,接著使了個雲裏翻再轉平沙落雁,落地時已是風颺落花。這一招中使出四個式子,一氣嗬成,毫無滯澀,圍觀的人是轟天價一聲采,石明珠不覺暗暗點頭。待小女孩使了個守勢,一路劍法使完,石明珠笑嘻嘻走上前去,笑對小女孩說道:“你叫韓麗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