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固定,握在手裏試著揮了揮。
這把斧頭齊光用了大半個上午才做完,終於能對森林裏細瘦好砍的小樹苗們狠下毒手了。
雖然地上的樹枝資源極大豐富,但大多都是細樹枝,齊光對未來的發展需求決定了他需要更多質量更好的木材。
木材,不是樹枝。
齊光在河邊挑了棵小樹做自己第一次試斧的目標,揚起石斧順著慣性揮砍而下,斧刃順利地在樹上砍出一道道深痕,十分鍾後他成功地利用劈砍出的深槽推倒了這棵樹。
隻是掌心發麻手臂酸軟,還差點閃了腰。
看來石斧是製作成功了,使用技巧卻還需要他勤加練習。
齊光甩甩手臂,劃掉了記事本裏關於工具需求的又一項目。
因為木材的主要使用場合在庇護所附近,禍害了河邊的樹還得費勁帶回去,所以齊光沒有再浪費體力對河邊的其他小樹下手。
已經砍倒的樹他也物盡其用,滾到幾步遠的火堆邊做現成的柴火燒。
齊光自己也坐下緩了口氣,此時他身上的河泥曬得幹透龜裂,即將失去溼潤防曬的效果,需要加點水再添補一些新的河泥。
河泥細膩柔軟而微粘,能夠輕鬆團成一大團不散,比起泥土更像是粘土的質感。
說起來粘土本身的定義就是含沙量少且有粘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通過而具有較好的可塑性。
齊光忍不住有個大膽的想法——
粘土是可以用來燒陶的。
也許河泥沒有正經陶土燒出來的陶器那麼結實耐用,但哪怕燒出來是稱不上陶器的劣質器皿,隻要能裝水耐火燒,對一切從零開始的齊光來說也是無價之寶了。
掏河泥和捏泥土用不了太多體力,齊光在這砍完樹的休息時間進行了第一次嚐試。
把河泥團裏的樹枝樹葉撿出,反複揉搓後捏出小碗的形狀,放在一邊等待晾幹。
沒有晾幹的陶胚直接燒很容易開裂,他在原材料上已經是偷工減料,製作程序還是不要缺斤少兩為好。
齊光捏泥巴的時候,終於有一條不是“?”和“!”的彈幕從屏幕上飄了過去。
此時的觀眾人數已經突破了三位數,有足足107人在線觀看齊光臉懟鏡頭。
【求問主播在做什麼呀?】
發言的是個剛剛進入直播間的小萌新,搞不清楚狀況地弱弱發問。
不過這個問題嘛……
觀眾們有誌一同地陷入了更深的沉默。
其實他們也不知道主播到底在幹什麼,說到底印象裏隻有主播的臉——濕漉漉的半長黑發被捋到腦後,愈發凸顯出眉眼輪廓的精致,水汽氤氳的眼睫襯著眼尾淺淡暈開的紅,眼中黑白分明,凝著淺淡冷色的光。
即便是現在糊了一臉河泥,他們對著那雙眼睛也能自動補全修正全臉,並不知不覺地看到現在。
甚至還零星刷了不少禮物。
齊光也看到了那條彈幕。
他想了想,把鏡頭對準自己做好的泥捏小碗,調整角度避免身體不和諧部位入鏡。
“是這個。”說完齊光停頓了一下組織語言,鏡頭視角慢慢從小杯子向上環顧四周,“如直播名所說,我現在正處於遇難狀態。”
他盡量清楚易懂地向觀眾解釋自己所處的情況——直播是他唯一能夠聯係外界的渠道,也是唯一可能獲救的渠道。
就像是海上航行的船影,給予流落荒島者得到救援的微薄希望。
彈幕因為主播開腔而增多,可惜更多是嘻嘻哈哈的吐槽。
畢竟這種事情要是齊光一說觀眾就立刻相信,那才是見鬼了。
【神他媽地球遇難中2333333主播果然是人類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