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段(1 / 1)

“她從小就喜歡穿紅色的衣服,佩戴珍珠配飾。但是她的喜愛和一般人的喜愛並不相同,在她的認知之中,紅色代表血液,珍珠的材質接近骨骼。她在很早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的這種嗜好,為了掩蓋,所以選擇讀醫。”

“可以說,這些是她的向往和期待。”

講解到這裏,徐悠悠又點頭表示理解,不光是夏未知,很多變態殺人狂都有此類特征。

陸司語說到這裏,又整理了一下幾份資料:“下麵說一下她的另外一個特質,她喜歡看書,初中時候就常去學校的圖書館。她曾經有過一位關係較好的高中女伴,但後來因為考上大學,兩人不再聯係,根據她朋友的回憶,夏未知的第一個暗戀對象是他們班的生物老師,一位中年男人。”

“我們調取了夏未知高中圖書館的借閱書單,其中有很多世界名著,借閱時間最長的,依次是《簡愛》《洛麗塔》和《愛瑪》。她還有一篇《簡愛》的讀後感發表在當年的校刊上,其中對男主的喜愛溢於言表。這三本書之中的共同點是男主和女主懸殊的年齡差距,她帶入的是女孩的身份,我認為這些事實說明她有戀父情節。”

“而在現實之中,她確實喜歡年長,有安全感的男人,暗戀的對象都明顯大於她的年齡。這也和她在小時候就飽受父親的虐待相關,她希望自己的戀人,能夠用愛意取代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的嚴苛和責罰,給予自己關懷與愛意。”

“除了喜歡這些之外,她還有一定的Sadism傾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虐戀情況。而且夏未知不單單是Sadism她的身上還包含了一定Masochism的特質。”

“這個結論,是從她綁縛老人手的繩結,還有曾經去過的論壇貼吧等推斷而出。警方最初把這種捆綁方式認為是手術結的變種,可其實,這是在繩技之中的一種結,源於日本的一部知名限製級影片。國內後來才開始有人模仿打出這種結,並且在小眾圈子裏流行。”

陸司語又把幾份被害者的調查表拿了出來:“後來夏未知的父親重病,有很長時間成為了家庭的拖累。因此她對老人的虐待之中,受害男性也就遠遠大於了女性。”

“而她為什麼如此仇視自己的父親呢?除了父親對她幼年時候的虐待,老年時候的拖累,其實中間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陸司語的聲音還在繼續:“以上的分析隻是夏未知的惡之起源,我們還可以了解到,她最不能容忍的是什麼。”

“夏未知在小時候,曾經短暫離家出走過。我們查問了她的親屬,對方的證詞是,不過是因為一件很小的事,當時夏未知考試得了第一,本來她媽媽答應她獎勵給她一個書包,結果那段時間她媽媽比較忙,一時沒有買給她,她就離家出走了,後來在離家不遠處的一個小公園裏被找到。”

“答應了買給她書包,最後卻沒有兌現,在母親的眼中,這或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對於夏未知,明顯不是。”

“在大學的時候,夏未知曾經有一個關係很好的女生,但是兩個人很快關係惡化。根據她的室友回憶,起因是兩個人約好了一起出去,夏未知反複強調了不要遲到,那個女生卻遲到了,她們因此吵了一架。”

“在這些事之中,我們可以看出。她雖然看起來柔和,但是有其底線,無論是親戚,朋友,關係再好的人,一旦無法兌現承諾,她就視為發生了背叛,在她看來,就是不可原諒,無法接受的。”

“於是我們再次回到夏未知對她父親的厭惡之上,再去查訪,就發現了他的父親在中年時期曾經有過短暫的出軌,她的母親卻選擇了對父親進行原諒,於是一切又說得通了。她因此更為怨恨自己的父親,甚至責怪懦弱的母親。”

“根據這些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她為何會在敬老院中虐待那些老人的原因,特別是其中的那些老年男人。因為在她的心目之中,那些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