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各在途(2 / 2)

黑驢上的少年自語著摘了臉上的鬥笠,帶著疑問的臉龐棱角分明,薄唇挺鼻,眼神淩厲,眼皮張合間似有劍光曳影。

可明明是一副靈氣鋒銳的神態長相,體態動作卻透著一副憊懶氣。

劍吟聲越發作響,隱有出鞘之意,少年拍了拍黑劍,笑道:“黑螭,莫急,來的是劍書,都是熟人,你便是想戰也無人可戰啊!”說罷少年抬頭看著天上。

“來了。”

隻見上空霧靄突然被撕開一個小口,一個黑色細長之物帶著一路煙氣,以迅雷之速落向少年,眨眼間便懸空停在了少年身前,卻是一柄無鞘直劍,劍身細長,絲絲電芒纏繞其上,劍尖之處,湖麵被激起層層波瀾,黑驢也隨之起伏不已。

“原來是劍七這個吝嗇鬼的亟電,不知有何事尋我。”少年邊說邊從劍身上揭下一張符篆,隨著符篆揭下,原先懸停的細劍化作一陣煙氣消失不見了。

少年對此情景毫不見怪,從容展開符篆,上書簡短二字“速歸”。

“看來已經事了,下山月餘,是該回去了。”

“嗯,是不是得把雷亟的劍引給抹了,不然劍七這家夥總能找到我。”

少年隨手將符篆塞入懷中,拍了拍驢脖子,黑驢得了指令,在湖麵疾奔起來,奔出十丈餘,縱身一躍入了水中,奇怪的是,湖麵既無水花,也無波瀾,似是從來無人經過此地,唯有隱隱的歌聲在山嶽間回蕩。

………………

北方有山,其巔入雲,峰巒櫛比,終年覆雪,縱橫千裏,鷹難翔於其崖,獸難躍於其澗,世人皆稱天下之大,以此山為北之盡頭,故名北盡山。

山上有溪,淺雪消融,自上而下,初時潺潺婉婉,待到山腳萬千彙集,繼而浩浩湯湯,此謂彙溪成河,因始於北盡山,故河名為盡,寬足百丈,清冽凍骨。

此刻盡山腳下,有二人一前一後立在盡河邊。

前者一身狄人裝束,正蹲在河邊持著魚竿釣魚,身形矮小,是個不過七八年齡的孩童。

後者身材欣長,頭戴帷帽,看不清麵容,一身墨綠的長衣看不出是何材質,鬆垮的腰繩上係著一方玉佩,這玉佩除了一個繩孔外再無雕琢,該叫玉塊才對。

綠衣人拱手問道:“不知可是……”

“啪”

一個袖囊被拋在了腳邊,孩童稚嫩的話音斷了綠衣人的話頭。

“我並非你所尋之人,不過他著我將此物轉交給你。”

綠衣人聽完孩童之言,又欲發問。

“他往生去了。”

“我沒有騙你,你可以叫我佛狗兒。”

“我得回去了,又沒釣到魚,阿媽又該說我了。”

孩童一番搶白似的話說完,提著魚竿便沿著河岸走開了。

“他心通?”

綠衣人自語著看那孩童走向了遠處的白色氈棚,瞧清楚了這魚竿既無魚線更無魚鉤。

待不見了孩童身形,這才彎腰撿起袖囊,解開係繩,取出一塊獸皮,上書“臂生三痣,兌近,離遠,坤將至。”

“哎……”

綠衣人歎著氣收起獸皮,從懷中取出一方符紙,哀聲道:

“有沒有正常人能看懂的東西啊!?我太難了。”

綠衣人將符紙攤平在手中,又從袖中取出一支毫筆,一陣書寫後,將符紙扔了出去。

符紙離手之際,突然自燃,火光之中,一隻翠綠小鳥憑空飛出,繞著綠衣人“嘰嘰喳喳”一陣,便振翅飛走了,幾息就不見了蹤影。

綠衣人回首看了看孩童離去的方向,思索片刻,背著雙手,向著盡河下遊拾步走去,身形悠哉,應是想通了些疑惑。

夜幕降臨,逐水而居的狄人部落燃起了篝火,搖曳的篝火映在盡河裏,與北盡山的倒影勾雜交錯,似是雪山燃起了大火。

盡河不語,載著火光與夕陽,越流越遠,而流向的地方,好戲才剛剛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