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初心(1 / 2)

“走,帶你去個好地方。”

陸姣點點頭,跟著高錦鈺走起來,仰著頭看著他的側臉,“你滿是人間煙火氣的樣子,真好看。”

“鐲子呢?戴了嗎?”高錦鈺俯了下頭,悄聲說完又抬起頭。

陸姣笑笑,伸出左臂晃了晃,右手稍稍拉了拉袖子,揚起腕間的兩隻小狐狸來。

“真好看。”陸姣笑的很暖。

“知道為什麼選這個嗎?”高錦鈺看著陸姣,笑問道。

“因為……清水那晚的小狐仙燈?”

“哈哈哈,真聰明。”高錦鈺輕笑,“小狐狸這個形象,於我們二人而言,就有了不一樣的意義了。”

“你昨天說了這話的。”陸姣低頭看著地麵走路,臉忽地有點燒。

真是的,不爭氣,臉怎麼燒起來了,不要紅啊不要紅啊,千萬不要臉紅啊……快退燒快退燒……

“悅林亭……”

陸姣抬頭看著麵前小亭子額上的牌匾,念出聲來。

這是一座六角亭,六麵小青瓦亭頂傾覆下來,尖簷向六方伸展。亭柱與往日所見顏色不同,青墨色的底色上鋪繪著花鳥,錯落有致、詳略得當、銜接自然,布滿整個柱子。

亭內應著亭頂擺著一張六邊形石桌,每邊各置一麵六邊形石杌凳。亭子兩邊延伸著長廊,均是石材搭建,呈長方狀,廊頂上一條一條的石橫梁依次排開。

廊外的花草攀附石柱而上,直至廊頂,給長廊蓋了一層綠蔭花草頂棚,稀鬆花葉間滲下點狀的、條狀的、團狀的、奇形怪狀的日光,鋪在長廊的青石板上。

以廊為牆,以亭為門,目光穿亭而過,裏麵高樹矮枝、花草相映,就是一片宜人的小公園了。

“來,進來。”高錦鈺拉著陸姣的胳膊,幾步走上台階。

站在亭中,亭子裏麵的景致更明了了。

齊腰的矮樹成排而列,曲直相連,彎彎曲曲形成一條條看不見盡頭的人行通道,每隔幾步便有一叢花樹相間,幾棵高樹分布著,遮出一片片陰涼。

“這兒倒是個乘涼小聚的清幽之地。”陸姣眼望著四周,歎道。

“你還記得太祁的蔡煥良老先生嗎?”高錦鈺伸出一隻手指拂過石桌石凳,看了看手指,“幹淨的,看來有人來過了。”

“太祁……”陸姣隨高錦鈺的動作坐下,提到太祁蔡家,她又想起蔡家門口認人的那段場景來。

高錦鈺見狀,忙說起話來,好叫陸姣轉移注意力,免得陷入愁緒裏,“前幾年,蔡老來我們聿州與他的文人朋友相會論文,但咱們聿州雖說富裕,然而多是商家所居,少有文人相會的適宜詩意之地。蔡老一行人便相邀府衙商議,自行出資,修建了這樣一座‘悅林亭’。”

“我原先隻知有話叫‘士農工商’,商者最末。然而來到了這裏,先是我家,我家的氛圍並無半點財大氣粗的痕跡。哪怕是我一個女孩兒,父母親也並不隻叫我整日女紅烹飪,而是教我識字讀書,讀的書也並非女子賢淑守德之書,倒全是史書、詩詞歌賦,甚至民間故事傳說也隨我自由去看。對三個孩子,也尊重各自的選擇,我大哥入行伍,我二哥幫我父親打理生意之餘舞文弄墨,似是有科考之心,我更是自由,都隨我們自己選擇要走的路。我父親隻娶了母親,別無二房,我們三兄妹每個人的小院子,大哥的崇華園,二哥的崇新園,我的雅清園,都一般大小,從無主次之分。”

陸姣頓了頓,看了一眼高錦鈺,繼續說,“後來又遇到了你,你儒雅謙遜,滿腹經綸,崇尚文墨,完全看不出是個從小在店裏長大,中途家裏遭遇大難,後來又重新來過做著聿州獨一家大生意的人家裏出來的經曆了大起大落的孩子。就連你家的樓羊,也與我來到這裏之前的想象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