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段(1 / 3)

滋有味。

顧父過的一言難盡,大年三十中午去了老宅,受了一肚子的氣。氣的回到家,年夜飯草草吃了兩三口,然後就回房躺下,一直心情不好。

顧君越也不多問,他怕惹事上身。氣顧父的人除了那兩對夫妻,沒有他人。自己何必多問,弄不好還給自己找事。

春節過後,顧君越更加顧不上顧父。陷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常常忙到腳不沾地,就這樣,時光匆匆而過。轉眼就到了秋風瑟瑟,寒意漸濃的秋天。

吳首長已經找他談過話,問他願意不願意跟著他調去京城,他說願意。

年後五月,他就要跟著吳首長進京工作。

這一切,他還沒有告訴家裏的父母以及妹妹。

還有就是自己要走,他還得做個安排,大表弟徐建國的工作,必須提前安排好。

等明年五月,徐建國讀高中也差不多兩年的時間。高中畢業證也可以拿了,他想安排他進自行車廠做臨時工,以後讓師父師母多照顧著點。

給大表弟找份臨時工,他也是有私心的。一是可以讓大表弟以後能幫自己多照顧下父母還有玲玲。

二是還舅公撫養顧母的恩情。

三是,以後等玲玲下鄉做知青時,他找關係運作一下,把妹妹安排在安南村,讓舅公還有小舅公兩家多照顧照顧。

就因為這個原因,讓父母還有玲玲都留在滬市比去京城好。

等77年時,讓妹妹參加高考考去京城大學,那時候父母也該退休了,可以跟著他去京城生活,一家人以後就生活在京城。

他已經把未來十多年的工作生活,都規劃好。

忙碌歸忙碌,該經營的人脈,他一直都有在經營。效果還不錯。

“兒子吃了早點再出去?”星期天一大早的,顧君越睡過頭,起床的時候已經很晚。

匆忙洗漱,早點也來不及吃,拿著包,匆忙走了出去。

“不了,來不及了。今天要隨領導下鄉。”聲音還在屋裏,人已經飆了出去。

“唉,越來越忙,休息也不能休息,還忙忙叨叨的。”顧母心疼兒子,念念叨叨的。

“別念叨,兒子忙工作有什麼不好的,忙點好。說明領導願意帶著他跑。”

顧父喝著稀飯,吃著小鹹菜,很是愜意。

“你是一點也不心疼兒子,看看他一年忙成了什麼樣?”大半年來,兒子一直不停的忙叨。看著瘦了好多,看著就心疼。本來孩子就瘦了吧唧的,受傷後一直沒有補回來。

現在又忙的瘦了一大截,全身都沒有二兩肉,全是骨頭。

“心疼,但是有什麼辦法,難道不讓他工作。以後兒子在家吃飯,給他多做點好吃的,補補。”

“嗯!”

匆忙趕到單位的顧君越與吳誠彙合以後,坐上公交車,一路朝滬市管轄的最邊界農村駛去。

雖是歸滬市管轄,但離滬市很遠,足足有一百多裏路。

沒有進鄉公社,上車之前,用糧票錢在城裏買了三人足夠兩餐吃的包子饅頭。

直奔他們要去的目的地紅旗村,沒有通知鄉公社,生產隊任何人。

他們是下鄉來調研的,從邊界的第一個村落開始調研。

“領導,我們要從哪兒開始?”

“走吧,遇到誰就從誰開始。”吳誠背著手,走進村裏。

周遭的農田還有地裏已經有人開始勞作。

他們一天的工作也開始了,跟隨著領導一起探尋,調查,了解。

三人蹲在田頭地間與老農們聊天,除了田裏地裏的出產還有他們家裏的情況。

顧君越一一記在本子上,黑色的筆記本上記的滿當當,除了說話的聲音,就是沙沙的寫字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