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段(3 / 3)

可那時他也記事了,腦海中依然清晰的記得柳葉胡同的一切,依然記得自己胡同內和小夥伴們嬉鬧的場景。

幾十年來,時常在腦海中播放著。%思%兔%網%

沒想到他還能回來,回到兒時生活居住的家。這是父親期盼的多年的家,他們家幾代人都生活在這座二進院中。

在門口帶著弟弟妹妹玩耍的顧誌遠,刷的一下就衝到吉普車門口,三小站成一排,然後齊聲高喊,“歡迎爺爺奶奶,小姑回家。”

“好,回家……”顧父有些哽咽,多年的願望已經實現,蹲下來一把抱住三個孫子孫女。

玲玲和顧君越在後麵搬行李,然後悄聲問,“哥,你真會玩,讓孩子們這樣玩?”

“我可沒玩,幾個孩子自己鬧騰的,我可不會搞這些形式主義。”

二老被三個孩子簇擁著走進新家。

一點陌生感都沒有,滬市住四合院,來到京城依然住著四合院,重要的是,京城的四合院雖然隻有兩進,可麵積大,空地多。

兒子可是說了,給他們找了一件大事做,就是自家以後吃的蔬菜,都得靠他們兩種。就在自家院子裏種,院子裏已經種下了棗樹還有葡萄。

就等著他們倆來了多種蔬菜,為家裏節省買菜的錢。

顧母喜歡兒子安排的任務,她肯定比老頭子做的好,也能使喚使喚老頭子做事,還得教他怎麼做,過過做師父的癮。

一家人剛坐下,吳蘇拎著兩個大菜籃回來了,一個裝滿肉,魚,一個裝的是雞蛋。

“爸,媽,玲玲,做了許久的車累了吧,我給你們先做點吃的墊吧墊吧。”

吳蘇解下脖子上的圍巾,然後就要去忙活。

“嫂子,別忙活,回來的路上,我哥給我們買了包子吃。還不餓,等下我們休息會兒,然後去澡堂洗洗,等我回來幫你做午飯。”

在農村曆練多年的顧玲玲,已經不是當初的城裏姑娘,她不怕吃苦,也堅韌,隻是剛下火車 她確實還有累。

“午飯不用你幫忙,要幫就晚飯時幫,洗澡回來還是好好休息。”

吳蘇笑著說,也不客氣。太客氣反而會讓剛回來的公婆,小姑子覺得生疏,沒有家的感覺。

“那也行,到時看吧,不累我就幫忙做午飯,累就等晚上再幫忙。”

在雜物間,顧君越帶著兒子閨女開始掛臘肉臘魚臘香腸,徐家參加高考的人,全部考上了滬市的大學,而且全是滬市最好的三所大學。

分布的還特別均勻,兩位舅公均還健在,身體也好,這次知道顧家要全員離開,定居京城。

各家殺了一頭豬,一家給顧家送了一半,搬這些東西上車也是他們搬的。

兩位舅公高興啊,是顧君越改變了他們家後代的命運,還仔細交代他們,不管以後城裏的發展有多好,讓舅舅舅媽們不要把戶口遷成城裏戶口,老家的房子有條件就蓋的大一些。

最好家裏的兒女都要有農村的房子,還說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好,以後郊區農村可能要並入城市,到時候農村的房產就值錢了。

可以換城裏很多套的房子,給子孫後代留下一大筆財富。

哪怕時間長點,需要幾十年,也是值得的。

兩位老人立即拍板,年後就披宅基地,蓋房子,家裏的孫子孫女們都有份。

就是戶口進城的孫子孫女們都有份,他們都老子娘戶口在農村,用他們都戶口多批點宅基地,然後蓋大點蓋高點。

徐家人如今是什麼都聽顧君越的,他們都知道,顧君越不會害他們。

“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