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炕坐好,幾人都在說過年回去探親的事情。即使貓冬沒事幹,這些知青們也不能每年全都能回城探親。
每年隻有三個名額,有時候還隻有一兩個名額。
何暉想著今年能回去探親,試探的問韓君越,“韓君越你今年要帶你媳婦兒一起回滬市探親嗎?”
“不回,回去一趟得花不少錢,家裏窮,攢幾年可能能回去一趟。”
他壓根兒沒想過回滬市看韓家人的冷漠臉。還得花錢,現在恨不得一分錢當一塊錢花。
回去一趟至少得一百塊錢,家裏哪有那麼些錢。
記憶中前世原主結婚的第一年確實有帶蔡紅梅回去過。韓家那一家子,對新婚夫妻很是冷漠。
韓家父母既傳統又自私,他們的傳統想法是老了以後跟著大兒子。對於小兒子他們一直是放養的,沒有想過以後要靠他。
家裏的家產原本大部分都是打算留給大兒子。對於小兒子,他們從沒有什麼期待,加上小兒子下鄉去了遙遠的東北農村,他們心中偶爾浮現出來的那絲對小兒子的期待,也不知不覺的變沒了。
大部分人都以為去了農村的孩子是回不了城。去了農村,還有啥前途,自己都養不活,他們老了能指望的上嗎。
回來看一眼都千難萬難,病了癱了,也指望不上。
“也是,你們倆回去來回的票錢還有買禮物走親戚,確實要花很多錢。咱在農村幾年也掙不了那麼些錢。”
何暉心中一喜,探親名額最大的競爭對手不回去。他爭取回去的名額有戲,臉上溢出喜悅的笑容。
一群年輕的男男女女坐在炕上說著詩歌說著一些他們看過的名著小說,這些是他們對於懷念校園懷念城市的一種慰藉。
一直說到附近的人家家家戶戶炊煙嫋嫋,夫妻倆才離開知青點。
時間轉眼就是農曆冬月,韓君越進城一趟,自己摸上了安陽市市府。
他沒有人脈,但他知道必須上門推薦自己的小發明。
他不是沒有想過要找大舅哥在城裏幫忙找找關係找找人脈,隻是大舅哥能進城工作純屬運氣,也不是什麼好單位。
人脈極其有限,認識的也都是一些底層的工人,也幫他介紹不了什麼人。
帶著嶽父開好的出行證明,他住進了市府邊上的一家招待所。要了一個小單間,房間不大。
拎著兩個麻袋,背著一個從滬市帶來的土黃色舊斜挎包,在別人異樣的注視下,走進了剛開好的小房間內。
房間很小,在最裏麵的牆角小心翼翼的放下兩個鼓鼓囊囊的麻袋。
第61章 七零軟飯男(03)
一連兩天, 他都沒有找到機會能見到市高官。
心裏挺著急的, 他怕妻子擔心他, 想著早點回去。
星期三他起的很早,來到一家供應早餐的店鋪裏, 買了兩個二合麵饅頭。
這是他一天的夥食, 隻要買點吃食就行。他空間裏有肉幹,餓了找個沒有人的地方啃兩根,味道非常不錯。
進到小吃店,店內的收錢的女工作人員, 就打招呼, “同誌還是兩個饅頭嗎?”
“嗯,兩個最便宜的饅頭。”
家裏沒啥錢,日子過的緊緊巴巴的,他不敢多花錢。能省就省,他來了兩個多月,一分錢也沒有掙, 那好意◆
“嗯,我是知青。不過我愛人是本地的,現在我也是本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