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段(3 / 3)

“君越,你怎麼不給自己買點啥,都是咱們的。”蔡紅梅心裏很是不舒服,難受的緊。

“我又不缺啥,四季的衣服鞋子都有,買啥買,以後咱倆多攢點錢,給孩子們多準備些新衣服鞋子。咱家的孩子可不能比城裏的孩子差。”

真是無所謂,在特殊的環境他也不會講究吃穿,都穿著舊衣服舊鞋,穿新衣服他還不自在呢。

可妻子孩子不一樣,就得穿好點吃好點。

“以後我給你買,必須跟孩子一樣,你常常去市裏見領導,不能穿的太寒酸。”聲音悶悶的。

“行,等你生了孩子以後再進城,咱一起去買。”◤思◤兔◤在◤線◤閱◤讀◤

滬市

“韓媽媽,你家的包裹,從東北寄來的。郵遞員看你家沒人,就托放在我家。”隔壁鄰居朱大姐抱著一個包裹走了出來。

她是聽到隔壁有了響動才出來的。

“噢,謝謝。”

韓母接過包裹,微光閃過,有些詫異,從不同意小兒子和鄉下姑娘結婚以後,兒子之後來信明顯淡漠了許多。

看著雖然每月一封信,但字裏行間,能感受得到,小兒子怨怪他們。

怨怪就怨怪吧,她也沒辦法。自己和丈夫未來依靠的是老大,原本也沒有打算靠小兒子。

自然不管什麼事,都以老大的利益為先。說實話從小兒子下鄉的那一刻,她和丈夫就已經感受得到,小兒子指望不上了。就是再有孝心也指望不上,天長水遠的,自己和丈夫有事,小兒子即使第一時間知道也不一定趕得回來。

對於小兒子那愚蠢的選擇,她隻能恨他不爭氣,腦子瓦特啦。

第66章 七零軟飯男(08)

“不用謝, 小越不錯, 還記得給家裏寄東西回來。比我家的那個好多了。”朱大姐家裏有兩兒一女, 比韓家多一個女兒。

她家現在去下鄉的也是小兒子,女兒明年也應該會去。

兒子下鄉兩三年, 一般都是一個月一封信, 從沒有給家裏寄過東西。

她想到自家那好吃懶做的兒子,搖搖頭,每個月自己掙的那點都不夠吃,需要她和丈夫補貼他, 那還有多餘的物資給家裏寄, 估計就是一把幹菜都寄不回來。

“嗬嗬,哪強了,寄回來的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估計都是一些不值錢的物件。”

韓母不太在意,農村苦巴巴的,能寄來什麼。

“韓媽媽, 你不能這麼說。雖然物件不值錢, 但多少是孩子的心意。

小越那孩子一直身子骨弱,能從嘴縫裏省下來一點寄回來, 那是孩子的孝心也是他對你們的思念掛念。

什麼值不值錢,這話你不該說。

要我說啊,你家小越真不錯, 從他下鄉以後, 每個月至少給家裏寄一封信。

也不問家裏要錢要物, 多好啊。

小越去的是東北,一年做事的時間不多,分到的糧食也相對較少。

他們那裏的農作物是一年一季,可不能和江南地區比,一年累死累活幹到死得到的工分能換上足夠的糧食,吃上一整年都是不錯的啦。

江南,兩湖的水稻是一年兩熟,一樣的工分,分到的糧食和錢都不一樣。

跟那些地方比,東北也就比某些更窮的地方稍稍好一點點。

那孩子不問你們要錢要物,還一每個月給家裏學信,那也是需要花錢的,信封,郵票也是需要錢的呀。

韓媽媽我看你是沒有見過別人家的孩子下鄉怎麼讓家裏補貼的。”

朱大姐早就覺得韓君越的媽媽有些過分,都是住隔壁,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