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段(2 / 3)

至少要二十年才能爆發,到時候,他再藏起來就是。

君越想的明明白白。

忙活了整整一天,小洋樓要搬走的物件,糧食,棉被,還有一些衣服才搬走。

蘇家院子,熱鬧的很。

“都排隊,不許搶。”周嬸正在給周圍關係好的街坊四鄰分衣服,都是從洋樓摟出來的衣服。

女式的衣服,君越留了一些,都是外套,棉衣,質量好的棉皮鞋之類的。

還有適合他的衣服也留了一些,其餘的全送人。主要是太多了。

“不搶,我們都是斯文人,對不對?”一位大嬸笑著吆喝,在場的人還呼應她。

“對,我們是斯文人,哈哈哈。”

都是條件最差的人家先分,有多餘的才輪到條件稍稍好些的人家。

君越那邊,就簡單了,是發工錢,今天大夥兒都累著了。君越給的工錢都是雙倍。

他有錢的事情,大家夥都沒有問,都腦補呢

這小子就扶了一個暈倒的老爺子,得到的好處這輩子都不愁沒錢花。

這運氣,也是絕了。

腦補的結果都差不多,那錢肯定是老爺子贈送的,不過估計也不會很多。

再有半個月就要過年,君越忙活的天天腳不沾地。

貼出去出租告示,小洋樓已經出租了幾間房出去。

第一筆租金也收到了手。

去到學校,保留了學籍。在四零年教育部將這一統考形式固定了下來。但因時局變化,次年就考不成了。1941年到1949年,政府都無法組織起全國統一高考。

民國全國統考時,也采取過靈活的招生辦法——“保送免試”,現在保送生製度,在很大程度上是跟民國時學的。那時也有高中會考,會考成績優秀的,可直接保送上 大學。一般說來,會考生中有15%的人有保送的機會,但保送生的成績要求不低於80分(滿分100)。另外,各個大學還可招“先修班”,先修班的學生中有 50%的學生可以免試上本校的大學。(以上摘自百度)

君越打算走保送的路子。他想上水木大學的建築係。他可是學過建築的,雖然後麵沒有做這行,但有基礎。

他查了查,水木大學去年成立了建築係,招收了十五人。課程分五個類別:

文化及社會背景、科學及工程、表現技術、設計課程、綜合研究,其國際視野為水木大學建築學科的國際同步高起點奠定了基礎。(摘自百度)

君越的生活,暫時恢複了平靜。那狠毒的二叔二嬸,住在城市的另外一邊,離君越家裏遠著呢。

“越哥,在家嗎?”隔壁周家的大兒子周茂林,敲著院門喊。

“在,茂林有啥事兒?”窩在炕上,快速的穿衣服,也不知道啥事。

“我娘讓你去家裏吃餃子。”想到白胖的餃子,周茂林吸溜一口,口水都快掉落在地。

“吱啦”一聲,君越棉衣都沒有來得及扣住,就攏緊衣服縮著身子打開了院門。

“呼呼,好冷。茂林,我不去了。剛吃的也是餃子,你跟你娘說說,我要早點睡。明天還得起早去洋樓那邊有事呢?”

“行吧,越哥,那我回去了。你回屋吧。”

“行嘞,你小心腳下。”

“嗯,知道。”

凍縮縮的彎著腰,回到房間。剛上炕,院子裏有響動。

君越剛想吹的油燈,聽到響動,直起腰,推開炕邊的玻璃窗,是剛換的窗戶。以前他家裏的窗戶可是紙糊的。

窗戶上的玻璃,可是他在離開小洋樓之前買的。放置在洋樓的雜物房,家裏的窗戶可都換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