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段(2 / 3)

“正在談判。”

“真的嗎?”幾位男同學湊在一起,嘀嘀咕咕。

君越沒有問,也沒有參與他們的嘀咕,打開手中的書本,認真的翻開著。可班級裏,每一位同學的動靜,都逃不脫他的神識。就是隔壁班的也是一樣。

這年月,不認識的人,人心誰也把握不住。多注意注意,以防萬一。

因為亂,他們這一屆,也沒有多少學生。下課了,君越又去找張教授,他是三好學生,不懂的功課多,老師們都喜歡他這樣的學生。勤奮好學,謙遜。

“來了,先坐會兒,等等。”張教授手裏還有點事沒有做完。

正忙活著,見到愛學習的學生進來,臉上溢滿笑容。

“噯,您先忙。”

君越整理好自己要問的問題,全抄寫在一起。

他想學古建築的一切,等以後學好了想再研究研究,是不是有讓古建築更結實,住的舒適。還能保有華夏四合院古建築的特色。

在張教授的辦公室,君越一坐就是兩個小時,等問完問題,張教授說到他的閨女,念書要從國外回來了。

君越笑著說,“恭喜老師,這下全家團圓了。”

“是啊,全家團聚。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到處找關係南下,可我不會走。我家十幾代人都是京城人,這裏生我養我,我不會離開。”

第150章 民國末(08)

“是啊, 這裏是我們的家,我們的國,在自己國家的土地上都不能被人瞧得起。去了別人的地盤, 能有尊嚴才怪。家就是家, 再不好,也比出去流浪的好。”

“說的好, 早年在國外留學的那些年, 我就受夠了思鄉的苦。再不會長久的出去。”

張教授早年在國外留學多年, 是建築方麵的大拿。特別是古建築方麵,那是他的長項。張教授博古通今, 學貫中西, 幼時學的是傳統古文化,十八歲接觸西方文化, 被西方文化影響。出去留學十年,精通多國語言。

君越很喜歡這位老師,知識淵博,待人真誠。對他特別照顧,時常拉他去大學後麵的家屬區他家裏吃飯,每次都讓師母趙曼玲加菜。做些好吃的, 時常還加些肉,魚。

“老師, 您上次托我問的宅子有消息了, 在我家隔壁, 剛好我家隔壁的宅子要賣。大一進的宅子, 和我家的房子一般大。

賣的急,價格也便宜。老師,我覺得您可以買下來。不管是給自己一個新家還是以後用來做投資也好,都是上上之選。”

張教授是京城本地人,他家的宅子早就不屬於他,屬於他的兄長。

因為他讀的書多,早年離家多年,父母病重,父母離世,他都不在身邊,全是由他的兄長服侍照顧。多年以後回到京城,他主動放棄了自家宅子的一半繼承權。

早年他跟隨聯大,去了西南,也去過申滬,居無定所。

現在看著穩定了下來,張教授想著是不是該置辦一套宅子,知道學生蘇君越住的地段,他倒是有了興趣。

“嗯,那行,去看看。”

動作很快,張教授看了眼宅子,立即買下。

之後張教授把滿腔的熱情投入到新宅子的裝修改造中,他學了君越一樣,增設了衛浴間。

師生的關係更加的親密了,周末都回池子大街,該上學的時候,都回學校。師母趙曼玲帶著剛歸國的閨女張雪柔也常住在四合院。

時針飛速旋轉,轉眼又入冬,放了寒假。

因為京城天氣冷,加上時局混亂,寒假放的很早。陽曆剛跨入一九四九年,學校就安排了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