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問問我姐。”
中午君越又送回來一趟糧食,粗糧雜糧,還有大白菜,土豆,蘿卜,還有藕。油鹽醬醋,肉,還有十幾板凍豆腐。凍梨也買了不少,還有一筐蘋果。
蘋果是篩選出來不好看的蘋果,但口味是一等一的好。
卸下物資,君越轉頭拎著一斤五花肉,兩斤煤油,兩斤花生油,兩斤鹽,一兜子凍梨,還有十幾個蘋果去了蔡家,蒙的緊緊的,走在路上遇到熟人,瞅了半天也沒有看明白,蔡小五拎的都是些啥。
“小五,這是去看你爹媽啊?”熟人問他。
“嗯,李叔這是去哪兒?”
“沒事,出去溜溜。”李叔提著水桶,一看就知道是去湖邊鑿冰抓魚改善生活。
“李叔,小心些,家裏的孩子喊上,帶捆繩子綁在身上。”
看著李叔一人,君越多嘮叨了幾句。
“啊,對奧。”李叔反應過來,他沒有覺得君越說的不對,即使不對,人家晚輩也是一片好心。
幾句話的功夫,君越已經走進自家家門口,進門前,臨時在袋子裏放了兩包點心,一包雞蛋糕,一包桂花糕。
“爹,媽,我回來了。”進門就喊。
聲音洪亮,嗓門特別的大。
蔡母趕緊下炕,披著棉衣站在堂屋門口,殷切的望著小兒子,到現在她還偶爾怨懟丈夫,把家裏最孝順的兒子給“嫁”出去了。
沒有貼心的小兒子在身邊,她總覺得不舒心。
見到小五,臉上,眼角的皺紋都舒展開來,整個人年輕了不少。
“小五,不是進城了嗎?怎麼還回家?”老母親伸出暖暖粗糙的雙手,自然的摸上兒子露在外麵的手,冰冰涼涼的。
雙手摩攃著小兒子的手,希望能給他暖的熱乎些。
“媽,我回家送點東西,等下還進城。今晚住在城裏,你想不想小明小偉兩個?”
放下手裏的幾個袋子,君越習慣的把手伸進親媽的咯吱窩取暖。他的動作取悅了剛才還在心中怨懟丈夫的蔡母。兒子雖然沒有和自己住在一起,可他還是親近自己。
習慣還和小時候一樣,一點也不像結了婚的大人。
上翹的嘴角,告訴屋子裏的人,她心情:陽光明媚。
“想,怎麼著,你想接他們兩個回來住啊?”
蔡母當然想兩個小外孫,小嘴甜,還長的好。怎麼不想。
可君越還沒有說話,坐在一邊的二嫂又說話了,“小五,不是嫂子說你,明知道貓冬全家都吃的少,你還接兩孩子回家吃,家裏可沒有糧食照顧兩個小祖宗。”
事關糧食,大嫂三嫂也看向君越,等待著他的回答。
君越好笑的望著三位嫂子,淡淡的說,“我什麼還時候說了讓小明小偉住家裏來。
再說了就是住家裏來,我姐和我也不會讓家裏吃虧。”
說實話,他很理解三位嫂子的擔心也理解她們的摳門。可那急切的語氣,依然讓他不舒服。
二嫂被日漸威嚴的小叔子盯著有些害怕,喃喃道,“小五,我,我,也是為了家裏的孩子們能吃一口。”
“嗯,我懂。”君越看了眼身邊的二哥,有些意興闌珊。坐了一會兒,哄了會兒親媽,就離開了。
下午三點半,君越趕著雪橇車回到城裏。
家裏的郭玲,已經收拾好要去四姐家準備的禮物,一包紅糖,一包酥脆的桂花糖,還有八個蘋果。
準備好菜,夫妻倆才離開家門,去到四姐婆家。
繞過一條街走到主街道上,路麵上的雪,鏟的幹幹淨淨,走了十幾分鍾,再繞進一條寬巷子,幾分鍾以後就到了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