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三保,就是七下西洋的鄭和,他是明成祖的內官監太監,三保是他的小名。
第五節 出任巡撫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子,早年立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禮法傳統,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元璋死時,朱允炆繼位,國號“建文”,史稱“建文帝”(為了敘述上的一目了然楚,本書也用此稱呼朱允炆)。四年後,他的這位四叔燕王朱棣,也就是後來的明成祖,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皇位。建文帝在親信大臣葉希賢等的保護下逃離京城應天府。
上回書中,楊秋池無意中偵破建文餘黨案,得到重用,被明成祖任命為錦衣衛指揮使特使,負責偵破建文案,屢建奇功,後來明成祖得到密報說建文已經逃出海外,不料現在又得密報,說建文已經回來,且與小日本倭寇和蒙古勾連,企圖東山再起,不由得他不擔憂。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個兒子,因為有太子在,而且太子也有了兒子,所以這皇位怎麼輪都輪不到他頭上。盡管朱元璋非常喜歡這個四兒子,也有心將皇位轉給他,而朱棣也的確比建文更適合當皇帝,但苦於沒有合適的借口,直至朱元璋歸西,這個心願也未能得償。
但朱棣不相信命運,最終他以尊祖訓、誅“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國“靖難”為名,誓師出征,發動靖難之役,終以武力奪取了皇位。但建文逃走後,由於朱棣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順,所以建文也就成了他一塊心病,一方麵大力打擊建文黨羽,另一方麵四處緝拿建文,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不料折騰數年,一直沒有成效。正苦惱之際,老天送來了一個破案如神的楊秋池,屢破建文餘黨,明成祖喜出望外,給楊秋池加官進爵,重重封賞。現在建文又現行蹤,明成祖當然要再次讓楊秋池出征了。
可偏偏這時候楊秋池病倒,換成別的事情,明成祖也就考慮換人或者拖一拖了,但這件事屬於皇家機密,能做不能說,以前都是楊秋池負責偵辦,而且在明成祖心目中,能完成這項使命的除了楊秋池不做第二人想,來到楊府之後,見到楊秋池胸襟上都是剛剛吐出的鮮血,知道楊秋池這次病得不輕,當然他不知道是因為楊秋池的愛妾柳若冰出走引發的,還以為真是飲酒過量房事過度導致。料想並不大礙,到底還是將心事告訴了楊秋池。
楊秋池心中暗喜,現在明成祖讓自己繼續偵辦建文餘黨案,當當然要出京城尋訪了,這樣可以順便查找柳若冰母子,正好一舉兩得,便掙紮著抬起上半身,喘著氣道:“皇上,微臣蒙受皇恩,無日不在⑨
楊秋池抬頭望著她,孱弱卻斬釘截鐵道:“哪怕刀山火海,我也要找到冰兒。”
宋晴道:“就算找到了,她不願回來呢?”
“那……”楊秋池眼圈一紅,“那我就一頭撞死在她麵前罷了!……”
“哎喲!”宋晴很誇張地叫了一聲,“老爺啊,你可別這樣要死要活的,咱們可也都是你的妻妾,要是都吃醋生氣抱著孩子跑了,你有幾個腦袋撞啊?”
“你!”楊秋池惡狠狠盯著她,“早知你是這般無情,當初寧國府破建文餘黨時我就不該拚死救你!讓你陪著建文餘黨千刀萬剮淩遲死了算了!”
宋晴見楊秋池動了真怒,又是害怕,又是恐慌,又是委屈,禁不住低聲抽噎著哭了起來。
楊秋池這幾句說得急了,連連咳嗽,又咳出少許鮮血。慌得馮小雪急忙放下湯碗,一邊給他擦嘴角的血,一邊用手撫順他的心口。
宋晴見自己這幾句話引得楊秋池又吐了血,也慌忙過來,咕咚一聲跪在床前,拉著楊秋池的手說:“老爺,我剛才說的都是混帳話,我隻是心疼你,生怕你找到柳姐姐的時候,她不肯回,你真著急要撞死,那……那我母女兩可怎麼活了……嗚嗚嗚”
楊秋池喘熄了幾聲,他其實知道宋晴是個大嘴巴,嘴快,有什麼說什麼,但對自己卻還是一番真情,這幾句話說的也在理,如果自己真要為柳若冰不肯回來而自殺了,那可也對不起這滿屋的妻妾,她們也都是自己深愛的女人。
隻不過,失去的才是最珍貴的,更何況,在所有女子中,柳若冰是最讓楊秋池動心,也是經曆了最多苦難才終成眷屬的,所以相對而言更加珍惜。此刻在楊秋池的心中,對柳若冰的愛,比對這些女子的愛加起來都要多。
想起剛才宋芸兒的話,楊秋池心中升騰起一股誓死找到柳若冰的強烈願望,他努力抬起雙手,示意讓馮小雪將湯碗遞給他,然後自己端著,呼嚕嚕一口氣都喝光了,咂了咂嘴,轉頭微笑著對紅綾道:“綾兒,你做的湯真好喝。”
紅綾臉一紅,低下了頭。
楊秋池又撫摸了一下跪在床邊的宋晴的秀發,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