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池現在的虛爵是超品楚王、從一品宣威大將軍;實權是正二品兵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同時還是四川、湖廣、江西三省總督,雖然由於崇禎加強了皇權,所以這時候地內閣大學士的實權已經嚴重削弱,但楊秋池手裏二十二萬大軍,張獻忠被楊秋池剿滅了,李自成被趕跑到山海關那邊去了,而皇上也已經隔屁了,楊秋池大軍占據京城,這時候的大明天下說穿了,是他楊秋池說了算。
吳襄當然清楚地看出了眼前的局麵,不管楊秋池將來是黃袍加身,還是攝政當幕後老板,肯定都將左右大明江山。所以,這個關係那是一定要巴結的了。
楊秋池正在大將軍府(原來的五軍都督府)料理軍務,聽說吳三桂的老爹來拜訪,本不想見,可是,一想起吳三桂,自然就想起陳圓圓,這個明朝最有名的女人,一定得看看,開開眼界嘛,再瞧瞧吳襄這禮單,好東東著實不少,便吩咐將吳襄請進了大將軍府。
吳襄進來,搶步上前跪倒:“卑職吳襄,叩見楊大將軍!”
按理說,楊秋池地楚王爵位是他所有官職裏最高的,應該稱呼他為王爺才妥當,但這稱謂吳襄早就琢磨過了,楚王雖然爵位高,畢竟隻是虛爵,而且,大明現在王爺跟地上的螞蟻差不多,大大小小的城市差不多都有分封的王爺,當然比不得這大將軍來得威風。而且,楊秋池下一步是否會黃袍加身,那可說不準,如果他心中有了這念頭,再稱呼他為王爺,那就不妥了,似乎有強調他是皇族,得按大統規矩辦事,不能亂來篡權地意思,弄不好會惹他不高興的。
其實,這吳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楊秋池壓根沒想那麼深,也不在乎人家如何稱呼自己,當然,也沒將自己視為京城乃至大明的老大。見他竟然以拜見皇上的跪拜大禮相見,有些意外,隻不過,對這大漢奸的父親沒什麼好感,所以也不攙扶,淡淡一笑:“起來吧。”
楊秋池這大刺刺一聲,更讓吳襄估計自己是猜對了。忙又叩了個頭,這才爬起來,撅著屁股側身而立,陪笑道:“楊大將軍此番奔馳京師,擊潰李賊大軍,救了老朽等滿城百姓,百姓們對大將軍恩德感激涕零啊,老朽……”
楊秋池不耐煩地打斷了他的話:“你找我有什麼事情嗎?”
吳襄一聽楊秋池話語似乎有些不耐,頓時額頭見汗,心念一閃:自己送的那一份厚禮,差不多耗費了自己三分之一地家財,比自己更大方地人隻怕整個大明也不多了,這楊大將軍竟然滿不在乎,這可怎麼辦?
腦袋一轉,便明白了這個道理:楊秋池現在坐擁京城,大軍數十萬,沿途征戰攻克那麼多城鎮,獲得的軍餉那是不計其數,就好比家中金銀成山了,你再送一大車去,人家也未必有太大地興趣,這就叫“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想通此節,頓時懊惱得想給自己一記耳光。
看來,要能引起楊大將軍興趣的禮物,必須投其所好才行。
吳襄心念電閃,所謂“少年愛俏,老人愛鈔”,隻要是年輕男人,沒有哪個不喜歡女人的(當然老頭也喜歡的漂亮女人,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相對而言更喜歡錢財),看這楊大將軍不過二十歲出頭,若能送他一房絕色美女,一定能討得他的歡心。
這一段說起來長,在吳襄腦海裏,也就那麼一閃念,便想清楚了,當下把腰彎得更低了,恭恭敬敬道:“大將軍這些年南征北戰,眼下張賊軍已平,李賊已逃往關外,北邊山海關有犬子鐵騎鎮守,大將軍雄獅百萬虎踞於南,李賊指日可定。四海升平已成定局。這一切,都仰仗將軍文治武功啊。由此,老朽以為,將軍為大明百姓辛勞,真可謂勞苦功高,到這會兒也該想想清福了。所以,老朽想……”
吳襄拖長了語音,頓了頓,抬眼角偷偷瞟了楊秋池一眼。
楊秋池心裏咯噔一下,有一種心髒要狂跳的預感,緊張地望著他。
吳襄老奸巨猾,立即捕捉到了楊秋池這份緊張,輕聲咳嗽了兩下,緩緩道:“老朽……,想把義女……陳圓圓……,獻給大將軍!”
陳圓圓是吳三桂的妾室,吳襄卻愣說成自己地義女,個中用意,路人皆知。
楊秋池一聽,頓時瞪大了眼睛,口幹舌燥,如沙漠裏數日沒喝水地商旅一般。
第142章 陳圓圓
吳襄立即敏銳地捕捉到了楊秋池的這個表情,嘴角不由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輕輕咳嗽一聲,道:“大將軍,小女陳圓圓能歌善舞、色藝雙全,尤其彈得一手好琵琶……”
楊秋池手一擺,吳襄立即住口,望著楊秋池陰晴不定的臉,不知道他此刻在想什麼。
楊秋池沉吟片刻,問道:“吳大人,你兒子在遼東手多少人馬?要說實話啊!”
這一句吳大人,頓時讓吳襄心花怒放,忙躬身道:“回稟大將軍,兵冊上是八萬,與清軍作戰多年,兵力一直得不到補充,所以,實際隻有五萬而已。但都是驍勇善戰的死士。”
楊秋池點點頭,腦袋裏盤算,現在,他麵對的是清朝八旗軍、李自成大順軍,而現在吳三桂還沒有造反,名義上還是大明的軍隊,如果自己這時候吳三桂找借口造反,引清兵入關,李自成肯定不是對手,而這李自成也是反骨仔,最擅長的就是投降之後躲過危難,立即又造反。這在與大明軍的作戰中就曾經使用過。說不定兩麵夾擊之下,這李自成也可能就會投降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