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贈畫(1 / 2)

116

餘東從小生活在農村,受到濃厚鄉土氣息的熏陶,餘東的父親是一個畫匠,給一些祠堂、大戶人家雕梁畫棟和畫一些年畫,餘東受到父親的英雄也是酷愛畫畫,尤其愛花鳥畫。個人推崇八大山人、齊白石、黃賓鴻、張大千等人畫作,個人鑒賞能力很強。

齊白石可以說是近代最了不起的國畫大師了,沒有之一,其畫、印雙絕,近代以來無人出其右,書法也獨樹一格,隨其治印之法,有一股濃厚的金石味。

白石老人一生畫畫無數,卻是書畫市場上的領頭羊,拍賣價一直處於不斷攀升的狀態,其價格一直是市場上最高的,沒有之一。

這幅《鐵吾將軍圖》的珍貴程度無需贅述,餘東一生不能說鑒寶無數,但也有是看過好東西不少了,但是此時在這幅畫作麵前也難免戰戰兢兢。

餘東將卷軸鋪開,一股馨雅、清淡的墨香撲鼻而來。

純水墨的畫作,整副圖就這麼一隻碩大的螃蟹,橫行的姿態躍然紙上,這樣的構圖在一般人眼中不能說好看,反而是很別扭。也正是這種別扭和螃蟹的橫行姿態,再加上大片的留白,表達出了一種強烈的情感,大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意味,加上旁邊的落款,配合當時形勢,可見白石老人的高潔、反動勢力的可笑。

餘東呆呆的看著這幅《鐵吾將軍圖》大概半個鍾頭,整整半個鍾頭,餘東從蟹眼看到蟹殼,在看到蟹腿、蟹鉗、蟹毛,把落款端詳了五六遍,一邊歎氣一邊搖頭,最後看那印章,良久之後終於舒出一口氣。

“情感,是任何一個藝術家不能不考慮的因素,也是藝術家最難以把握的因素。偶然之得有時才是最美的,偶然之得。”餘東怔怔的道,似乎是在夢囈。

“餘教授……餘教授……”劉少頃連叫了他兩聲,餘東才反應過來。

餘東道:“這幅畫作是我想到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顏魯公侄子抗戰犧牲,魯公祭侄之時悲痛萬分,文稿的字句因此塗改了多次,但是不影響它成為一副絕世的藝術佳作。”

“啊……”劉少頃根本不知道餘東說的《祭侄文稿》是何物,顏魯公是何人,隻好啊一聲,然後點點頭。

餘東道:“你看這幅《鐵吾將軍圖》,粗看,這隻螃蟹好像畫的太大,又有些別扭,但是隻有這樣處理才是真是最符合當時畫作者的心情。”

劉少頃點點頭,其實在劉少頃看來,這隻螃蟹一點談不上美,甚至有些醜。

餘東道:“再看這字,你是不是覺得有些塗鴉的感覺,不錯,這樣才符合畫作者當時的心情,他顯然是有些……怎麼說呢,憤慨!對,憤慨!這就是情感,完全的自然流露,偶然之得才是最好的,哈哈……”

餘東顯然是有些興奮過度了。

“細細看來,這蟹殼采用即用“豎三塊”畫殼,這是白石老人晚年慣用的畫法,別人是學不來的……看,筆墨有力,墨色變化豐富,黑白灰過渡明顯,層次分明,質感強烈。看這蟹腿,剛勁有力,棱角分明。我看這整隻蟹,筆跡曲直斷續曆曆在目,毫無刻意而為之,全是無意求工而自工之妙。真妙,真妙!”

劉少頃哈哈一笑,道:“妙,妙,我想不到這幅畫作竟然藏著這許多道道,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畫要是在我手中,隻怕永遠不會知音呐!”劉少頃說到此處不禁捶頭頓足,“餘教授,我已經決定了,將次卷軸贈與你,還望不要推辭。”

餘東道:“此寶乃是曠世之作,我此生已經有幸得以賞之,餘願足以,劉主任贈送的這份心意,我實在從心底感激,但我是絕不會接受的,劉主任以後不要再提,以後工作上隻要利於國家人民,我們當齊心合力,我會盡力協助的。”

劉少頃歎道:“想不到餘教授如此不進人情,也罷,此該這幅畫作無緣留在中華。”

餘東訝道:“劉主任何處此言,什麼無緣留在中華?”

劉少頃道:“不提了,不提了,我家中也隻此一副畫作,也沒有什麼其他得意的東西能給教授鑒賞,想留餘教授秉燭夜談,無奈明日還有重要任務,哎……”劉少頃的逐客令下的也是很直接的了。

隻見餘東來回踱步,不知道在想什麼?

劉少頃突然道:“餘教授看我這個書房擺設如何?”

一個櫃子空空如也、一個書案此刻除了這幅卷軸也沒有任何其他東西,此外還有兩張凳子,家具都是實木的,也值不了多少錢,牆壁上一絲裝飾都沒有,家電、擺設也沒有,除了天花板的一盞燈還透露出這是一個現代人住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