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段(1 / 2)

,偶怕自己再也寫不出如此三觀不正的故事了。

所以,偶有時還是會自私一把,不管親看不看得懂,偶嘩啦啦地動筆就寫。寫文先要悅己,而後才能悅人。

親們有很多關於文章內容的回帖,偶回複的寥寥。並非偶懶,你們寫的每一個字,花花都是看了又看的。但是,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們看了文章,有自己的想法,腦海裏有角色們的形象,此時,你們回帖中的安臣、淩尚、齊非就都屬於你們的了,花花沒有權利去說這個看法對、那個看法不好。

好吧,那偶來說說自己心裏的那些角色吧。

安家兄弟。

不知親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他們兩個的肢體動作、各自的心理活動比對話多得多。如果有對話,那多半是在吵架。

兩人交鋒過程可以用“激烈”來形容。

相愛後,兩人的語言交流還是很少,肢體動作仍占多數。(詳見38章)這樣的關係,其實是很難維持下去的。有想法不說出口,往往會導致誤會分歧。即使有時希望對方能猜中自己的心思,也要雙方有默契的前提在。他們兩兄弟對對方並不是特別了解,那樣的前提還不存在。

於是誤會出現。

我下筆寫45章時感到很苦惱。如果我是安臣,或者安尹,我會怎麼做?又大吵一頓嗎?

互相愛著對方,卻折騰了多年的兄弟,在一起後,仍然不會收斂脾氣學著去相處嗎?他們真有那麼笨不會思考是什麼讓他們變得難以交流嗎?

他們需要的,隻是一點小小的提示和push。

這麼艱難才說了“我愛你”,如果還像以前那樣大吵大鬧不知變通,偶都替他們的心肝脾肺腎疼。

不過,第三部裏他們還會小糾結一下。畢竟生活是充滿波折的嘛。

齊非寧海騰。

齊非是會選擇讓他明白事理的康子維呢,還是從小到大慣著他的寧海騰呢?要是親們是齊非,你們會怎麼選?

康子維不同於其他的配角(尤其不同於楚赫),他身上還是有很顯眼的閃光點的。(雖然我不待見他)相比較康子維的正直,寧海騰就顯得個性陰暗了。

齊非會離開他,完全是他自編自導自演的結果。他這樣做,無非就是想看看齊非會不會移情別戀、會不會放棄自尊來愛他。

不能說他不愛齊非,而是寧海騰的深愛裏帶有一種病態的偏執,並且寧海騰本人對此非常清楚。

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冷靜理智地旁觀齊非和康子維的發展。(雖然他心裏有不爽,但並沒有任何實際行動。)

而齊非可以說是五個人裏最單純的一個。單純,但同時,被動。他愛寧海騰,可是他目前還沒有寧海騰那種“愛到死”的自覺。可能從小受到的寵愛太多,所以把一切認為理所當然,於是,本該在意的事情,他都沒有意識到。

第三部裏,齊非和康子維的對手戲仍然會比較多。而寧海騰的出場會減少一點。

淩尚駱梓辛。

貌似很多親喜歡他倆的對手戲。

最後一個番外《海的女兒》……說實話,我沒看出哪裏萌了……淩尚的童年帶有深深的陰影,怎麼大家就萌了咧?(花花向親們求解,難道大家都是S?)

這兩個人從第一部到現在還處在說不清道不明的膠著狀態,恐怕親們都看得心焦。

讓他們這麼糾結……真是非我本意,隻是,我很難想象,如何能用幾章或者十幾章就將他們拉在一起?(更何況……我為啥要把他們拉在一起咧?)

哈哈,好啦,偶也不吊大家的胃口了。

嚴格來說,他們兩人的劇情還沒展開,我實在不能多說什麼。其實從第二部的蛛絲馬跡(分布在零散章節,自己找)來看,淩尚對駱梓辛的心意並非無知無覺。而他對駱梓辛也絕不能說沒感覺。隻是這感覺有多少?他對駱梓辛對他的感情又知道了多少?駱梓辛對淩尚的“底線”究竟在哪裏?他究竟會不會向淩尚坦白?……

他們之間的配角數量還不少,楚赫、河童、江峻森、盛煜之……

可能他們彼此的態度會讓親們不理解。為什麼要這麼糾結呢?

從目前的情節來看,或許是淩尚內心深處沒有安全感,或許是他心裏對“愛上別人”有恐懼感,又或許,他本性就是如此惡劣,以玩弄別人感情為樂。而駱梓辛……他對誰都冷,但對淩尚,卻愛得足夠隱忍和深刻。有關他們的發展和一些枝枝末末,第三部會交代。

第三部是浮華的最後一部了,無論字數多少,我都會在這一部給出完整的結局。目前構思出來的脈絡大致完成,可能正文完結後,某一對的故事要繼續以獨立番外補充完整。

之後還有主角們的甜蜜番外。

目前是這樣打算的,不知道寫的時候會怎樣。

有關一幹配角,大部分都會被消滅掉,大家放心~

浮華能夠寫到第三部,花花都覺得神奇。大家或許會覺得這個三觀不正的故事很雷人、很狗血、很不符合邏輯;即使對於寫這個故事的我來說,它也逐漸變得不馴順,每每令我覺得繼續寫下去是一種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