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北戰役進行前後,中共華東局經研究,最終同意淮北四工委主任張英華以一支單獨力量打入國民黨軍。張英華的“投敵”工作開始緊張準備。他打起“淮陽縱隊”的旗號,帶上警衛員周桂林兩人來到宿北、沭陽交界的顏集一帶,“淮陽縱隊”當初就這兩人,怎樣招兵呢?國民黨宿遷孫良誠部此時正在宿遷四處抓壯丁擴兵,張英華趁勢利用孫良誠抓丁、老百姓厭惡的心裏,在顏集設招兵站,向附近百姓宣傳“與其讓國民黨孫良誠抓走當兵,還不如加入共產黨的‘淮陽縱隊’”。顏集一帶黨的地方組織也動員一些青年參加“淮陽縱隊”,經一番動員隻有不滿二十人參加。張英華到淮北黨委要來十幾支步槍,把這批槍分發下去,沒有分到槍的新兵隻好用木棍代替。張英華命令周桂林訓練這些新兵練習打槍和拚刺技術。“淮陽縱隊”就隻有區區不滿二十的隊伍,太少了。張英華就帶著幾個新戰士持槍到他的老家黃泥圩一帶招兵。先後有十幾個青年被動員加入“淮陽縱隊”當兵。
運東過去雖然土匪賊人眾多,但運東是老區,共產黨活動較早,那些眾多的土匪賊人武裝經過共產黨的多年打擊,到四五年抗戰勝利後,有組織的賊匪已基本絕跡,但曾經幹過匪賊的人卻有不少。其中有些賊人加入革命隊伍,經過部隊的改造成為我軍一員。有些作惡多端,殺人放火的賊人投靠日寇和國民黨。更多的賊人隻是普通老百姓,是被迫入夥的,這些人為了生計加入賊人行列是為了能從有錢人家搶點錢財、生活用品,是為了維護生活。還有的入賊夥是為了自家免遭賊搶,是為了保家。四六年國共兩黨內戰爆發時,後麵兩種情況的賊人已大都回歸生活,在家中種地或經營小買賣,這些賊人一般都會用槍,把他們組織起來,稍加訓練就能打仗。
宿遷境內大部分屬平原地區,人口密集,不象東北山高林密,也不象西北溝壑縱橫曠無人煙。共產黨在該地區活動又較早,大股賊人被打散後絕大多數隻能呆在家中,想重新嘯聚山林組織大股賊匪那是很難的,畢竟生存的土壤和時代不同了。在這些賊人當中,有大部分人做賊人時間較長,對於農活不在行、做小生意又怕賒本,在家中遊手好閑。表麵是老實,但賊心往往不死,時不時會幹出些偷雞摸狗、擾亂鄉鄰的一些事來。給老區的治安帶來壓力。張英華回老家的目的就是想招募這些人當兵。他走訪一些莊子,把這些賊人姓名記下,列入一份名單按名單找人。
在老百姓家中查訪時,張英華從老百姓的口中得知,有少數賊人曾經在做賊時殺過人,身上有人命案。黃泥圩南邊十裏地的張莊,有個叫張苗本的人,過去幹賊人時曾經殺過一家四口人、滿門被張苗本殺絕。張英華了解該情況後派人把張苗本抓來。張苗本求張英華:“‘燒包’大侄子,不就想讓我去跟你當兵嗎?我去就是了,何必派人來請?”張英華詐他:“你把過去的曆史講清楚,老實交待,我不計從前,讓你跟我幹,否則抓你坐牢,說不定還要砍你的頭。”張苗本知道,張炮包殺惡人不眨眼,他信以為真,交待了當賊人時殺人的事。張苗本不但交待了殺害人家一家四口的事實還交待了另外多條人命案。張英華表麵對他很客氣,心平氣和地問,手下人做著筆錄。張苗本交待完了,張英華問:“還有嗎?”張苗本說:“基本上就這樣了。”手下人把張苗本交待的供詞遞給張英華看,張英華對張苗本說:“這都是你剛才說的話,你過目一下,如果沒有意見就摁個手印。”張苗本拿過供詞說:“還用看什麼?就是這些事。”他在供詞下麵摁下手印還天真地說:“燒包大侄子,我無事了吧,可以參軍跟你幹了吧?”張英華冷笑說:“象你這等人也配加入我‘淮陽縱隊’?”他命令手下:“把張苗本給我拖出去槍斃”張苗本嘴中喊叫:“張燒包,你說話不算數。”被拖了出去槍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