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炎猛卻是頭冒冷汗,手足冰涼。
從後麵來的隻可能是神之帝國的援軍。
回顧四周,自己這一邊也損傷慘重。雖然不斷有將士渡過河來,但依舊彌補不了剛才的損失。在北岸能夠一戰的將士隻有兩萬而已;加上剛才激烈的廝殺,人困馬乏,陣形散亂。如今隻要有一萬神之帝國騎兵的突擊,恐怕就要全軍覆滅了。
炎猛暗自苦笑,一陣悲憤,想不到自己一場辛苦,到頭來卻成了一場笑話,兵敗如山倒的景象,在炎猛的眼前強烈的晃動,騎在馬上的炎猛身體一陣晃動。
正當炎猛暗歎一聲,以為自己這一方要功敗垂成時,戲劇性的變化產生了。
這支軍隊突然向神之帝國傭兵集團軍攻來,炎猛仔細一看,居然是第五師團長天幸帶來的一萬騎兵。當炎猛給他的指令是防禦原先陣地,哪裏知道他小子天性好戰,結果竟然趕了過來!
烈風、血幕與沙塵已經散去,一場血戰好似一場曲終人散的宴席,隻不過這次宴席的主菜就是鮮血而已,生命或是鮮血什麽的,在此時此刻根本就一文不值。雖然神之帝國南岸的後續部隊最終到達了,可是麵對著慘敗的戰友,和已經與炎猛集團軍會師的第五師團,已經於事無補了。
在水門城下的慕容中正冷靜的看著戰局的發展。
一隊隊神之帝國的勇士頂著盾牌、冒著箭雨,奮不顧身的爬上城牆。
經過十多天的血戰,天降帝國水門城的南門終於被打開了,神之帝國士兵猶如潮湧般的殺入城內。
城池將軍,歎了一口氣,虎目怒張道:“將士們,我等報效國家的時候到了!”說著親自率領一隊兵馬,投入到巷戰之中。
慕容中正沒有想到,自己麾下的這些在平原上馳騁無敵的北族士兵遇到了他們最頭疼的戰術--巷戰。
天降帝國士兵在老將的帶動下,將每一間房屋、每一條街道都變成了戰場,從巷口、門窗、屋頂、陰溝等處全方位地攻擊敵人,神出鬼沒;又將磚瓦石塊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都變成了殺敵利器,舉目皆兵。神之帝國傭兵集團軍每前進一步,都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
慕容中正一揮手,神之帝國傭兵中的精銳出動了。
曾經的神之帝國是在征戰中強大的,采用的是以戰養戰的辦法。為了滿足戰爭中對兵員無窮無盡的需求,每征服一地,就強行征用當地的青壯。這樣即解決了兵員的需求,又保證了占領地的統治,配合以嚴酷的連坐製,加強了軍隊的戰鬥力,從而使神之帝國在如此短的時間裏發展壯大。
不過這些被迫參戰的士兵,雖然因為嚴酷的連坐製——征戰不力,懲及家人——而能夠在戰場上死戰不退,但無論如何都比不上真正的神之帝國輕騎。
神之帝國輕騎是由清一色的神之帝國人組成的,受過神之帝國國教神官的灌頂,無論弓馬,還是武藝,以及士氣和忠心都是其他部隊遠遠不能及的。從戰鬥力而言是十分的驚人。
不過由於培養一個這些輕騎所需巨大,所以整個神之帝國一共也隻有十萬人,其中三萬人隸屬於神之帝國帝王的近衛軍;剩餘七萬人分別隸屬個大神之傭兵精銳以及神之人員的親衛隊。慕容中正的手中隻有一萬人,可以說是神之帝國精銳中的精銳。為了保存這支力量,所有的神之帝國將領不到最後關頭,都絕對不會輕易出動。這也是慕容中正遲遲沒有出動這些輕騎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今,慕容中正非常擔心北岸的戰事,看到城門被攻破之後,決定不再浪費時間了,下令出動狂騎,一展他們野戰的優勢,迅速拿下水門城。
麵對神之帝國輕騎隊的橫衝直撞,天降帝國軍、一麵節節後退,一麵不斷設置距馬槍,這種在人字結構木架上斜穿槍尖的反騎兵武器,卻被神之帝國步兵們一一破壞。
神之帝國步兵開始掃蕩街邊的建築物,以減少兩翼的壓力,中路則以騎、步兵混合,
神之帝國騎隊為先鋒,穩步推進。失去兩翼優勢的天降帝國士兵不斷發起反衝鋒,卻因為缺少騎兵,收效甚微。
就在此時,突然北岸想起了震天的號鼓,第六,第七師團的兩麵大旗迎風飄展,大批兵馬從洞開的水門城門通過,衝入了城中。
而北岸的神之帝國軍早已緩緩的向西退去
“援兵到了!”“神之帝國人被打敗了!”
“天佑我天降帝國!”
隨著一聲聲驚喜的喊聲,天降帝國的士氣大振。
來援的天降帝國士兵迅速和士氣高昂的守軍彙合在一處,共同迎擊入城的神之帝國士兵。
經過長時間激戰的神之帝國人,在天降帝國援軍的打擊下,隻好步步後退,即使輕騎隊也不能夠力挽狂瀾。
慕容中正懊惱的捶了一拳,深知在此形勢下,已經於事無補,隻好下令撤退。
當整個渡河戰役結束時,慕容中正發覺自己正麵臨著一個危險的境地。
這時候雙方戰場的兵力差不多:
炎猛的第六、第七、守衛三軍共十三萬人,剩餘的炎猛集團軍也有差不多的兵力。雖然在援軍強渡河時,損失了近五萬兵馬,不過由於和水門的守軍會師,所以這些損失就軍隊數量而言得到了補充。
慕容中正在南侵水門時路程之中自己也損失了十萬多人;這次進攻水門,隻有出動三十萬人而已。在水門城下損失了一萬餘人,又在北岸損失了三萬餘人,所以也有差不多二十五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