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年輕的時候留洋,田爸爸當年也是京都大學的風雲人物,現在孫女也念大學了。
“咱家這個成份,按理說這個名額輪也輪不到咱們吧,是不是那個高原給你想的辦法?這孩子不錯,懂得為你著想。”別看老太太當了一輩子嬌小姐嬌太太,但大家族出來的孩子,腦袋都不空。
而且田爺爺年輕的時候,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能被他愛重,怎麼可能是隻會撒嬌享受缺腦袋空空的人。
田恬本身是藏不住心思的一個人,但倆人之前那點事兒,她得多心大才能跟別人往出咧咧。所以見到二老對他頗有推崇,她覺得有種啞巴吃黃連的感覺,其實他是個大流氓啊喂!
“如果有機會,讓那孩子來家見見吧。”
這年頭,正府提倡自由戀愛晚婚晚育,但人們的觀念卻依舊保守。總認為到了什麼年紀就要做什麼事情,女孩子十七八不相看人家,再過幾年就要砸手裏了一樣。
但田爺爺留過洋,思想很開放,比較能接受新興事物。他想見高原,並不是想把自己家孩子給托付出去,而是想看看這人到底如何。
“嗯。”
田恬不想多談這個問題,在她看來,不晾高原一年半載的,難消她心頭之恨。所以帶他回家神馬的,根本就是遙遙無期,但看在兩老的眼裏,就是覺得她害羞了。
-------------------------------------
工農兵大學生,在後來雖然是頗有詬病,但在現在,能成為工農兵大學生,證明你的各方麵能力都是非常優秀的。
田恬以前雖然也是大學畢業,但工農兵大學走的是很批封資修的無產階級教育路線,被很多有誌青年視為神聖的正治修煉,可想而知文化課程能有多少。
每人讀著《馬科斯主意》,孜孜不倦愛不釋手,教授在台上講的是《第三帝國的興亡》,大家都期望著有朝一日能在正治上有所建樹,成為國之棟梁。
每個寢室正中央,都掛著主席的畫像,日日敬仰。
他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充滿熱情、積極向上的。
但是很多事情有它的優點,就有缺點。來參加學習的工農兵,來自全國各行各業,年紀小的十七八,年紀大的三四十。
整天的一群‘有識之士’男男女女聚到一起大談特談理想抱負,難免就有那麼幾個人看對眼兒的。
其中有不少人還是結婚的,但遇到朝氣蓬勃的女同學,馬上就覺得家裏那個隻會圍著鍋台轉的老婆‘平凡乏味’。
一個個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自由戀愛,追求心靈上的伴侶。
所以說這是個瘋狂的年代麼,看看人家這陳世美、潘金蓮當的,光明正大的出軌不說,還有這麼多冠冕堂皇的借口。
☆、第74章
說到這裏,還真有個比較典型的事情,需要跟大家交代一下。
因為學曆比較高,又有突出貢獻,立過一次個人三等功,一次個人二等功,田恬被分配到了進修班。今年全國一共有兩個大學招工農兵,一個是首都大學,另一個是沿海大學。首都大學一共招了不到一千人,普通班四十五到五十五人一個班,進修班隻有不到二十人,而且進修班隻有一個班。
能進進修班的,都是對組織或者人民做出過突出貢獻的,算是這個時代的佼佼者!和這群積極進取、有理想有抱負又充滿正能量的同學在一起,田恬總是不時的心虛,就像混進了羊群裏的草泥馬一樣。
其中有個事跡特別突出的,原本是煉鋼廠的工人,一天反應爐突然爆炸了,他先後五次進入火場,直到廠區裏的三十多位工友都被救出來。當時他的英雄事跡特別轟動,那時田恬還在插隊呢,都組織學習過不怕犧牲的‘王鳳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