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百威啊,我愛你(1 / 2)

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了一百多年,許默自問見過的奇葩也是不少的了,但是像那位女郎一般生猛的,還真沒有幾個。

不過也是,他倒是挺喜歡對方的性格的,敢愛敢恨,雖然有點粗鄙,但是那又怎樣呢?浮躁、拜金的社會基本上已經磨滅了人類最真的那麵性格,許默已經忘了,到底有多就,自己再沒有見過這樣的江湖豪傑了。

現在的有錢人基本上已經形成了這樣的一種消費觀念,吃飯,非外國餐廳不去;買東西,非國外知名品牌不選;喝酒,什麼?你現在還在喝二鍋頭和啤酒,你個土鱉!現在流行路易十三和人頭馬;甚至就連午睡過後,也要優柔做作地在陽台上翹著蘭花指,喝一小杯下午茶才行!

許默曾經想了很久,也沒想得出這種小資生活有什麼可以值得標榜的。就像之前,嵐城第一家西餐廳開業的時候,幾乎所有有權有錢的人都去了,要知道那時候華夏才熬過戰爭以及國內的動蕩不久,對於西方餐飲文化基本都不怎麼了解,所以那家西餐廳便出現了一種奇觀。

本來西餐是左手叉右手刀,但是裏麵的消費者百分之九十的都是“一手禪”,也就是不管刀叉都用右手來操控,他們給出的理由是:“右手用著方便,不用擔心刀子割到手,或者叉子紮到舌頭……”

而在餐廳裏唯一用左手的,還是依稀可數的幾個左撇子……

至於正宗西方服務員說的話,那時候連thankyou以及bye都不知所雲的消費者就更加不明白了,但是盡管這樣,每天來那家餐廳消費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爺們兒是社會名流,吃的不是飯,吃的就是個氛圍、身份和地位!”

如果這還不能體現出現在國民的生活情操的話,那麼每年的情人節、聖誕節甚至狂歡夜,那些摩肩擦踵的人們完完全全可以充分解釋什麼叫做崇洋媚外。許默就不理解了,他好歹也算半個外國人,對國外節日也都不理不睬的;但為什麼土生土長,連國外友人都沒見過幾個的華夏人,竟然會如此癡迷那些國外的節日。

許默曾經說過:“小爺並不反對你們過什麼洋節,但是在過洋節的時候,麻煩你們先上網查查這個節日的寓意,以及背後故事是什麼之後再來瘋狂好麼?‘聖誕節是紀念聖誕老人出生的節日’是小爺這輩子聽到的最最最剽悍的笑話!”

……

(言歸正傳,我都說了,白銘1992是個十足的憤青,他要是膽敢再次在小說裏進行這些文言文一般的說教,告訴我,老子斬立決了丫!)

……

那個叫囂著要免費陪許默睡一夜的女郎,翹著蘭花指拿過蕭啟慈手中的高腳杯,矜持的抿了一下口,之後便皺著眉頭說:“我的天呐,這什麼飲料,過期了吧?我說你們也真是的,好大一間酒吧,就不能請我們姐妹喝喝百威或是青島麼?整這些過期的玩意兒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