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這樣的成長經曆,以及遠超同齡人的超強力量,讓張張與普通的小女孩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都不太一樣。
雖然爺爺也會從收上來的舊衣服裏挑出一些看起來顏色鮮豔的小裙子給張張穿,洗幹淨布娃娃給她玩。不過她覺得裙子不方便打架和奔跑,軟綿綿毛絨絨的布娃娃打人又不痛,不如玩具木倉和各種棍棒更有威懾力。
張爺爺沒養過兒女,自然也沒得比較。索性由著張張自己從垃圾場裏翻找喜歡的東西,穿的玩的,偶爾還會發現各種品相不錯的連環畫、過期雜誌、舊報紙。張張最喜歡看這些有字的“書”,會纏著爺爺給講“故事”。
但是張爺爺文化水平有限編不出故事,認識的字並不多照著報紙雜誌念也不一定能通讀,又不想連猜帶蒙糊弄小孩教偏了,於是每每遇到不認識的字,就用以前撿到的一本新華字典查。張張在邊上看著也就學會了用字典。慢慢的竟然比爺爺認識的字還多,四五歲的時候已經可以自己看報紙了,還能將看到的內容像模像樣給爺爺複述出來。
上小學以後,很長一段時間,留著短發穿著髒乎乎舊衣服,一言不合就揍人,力氣大到能將高年紀小孩直接大背跨甩出去的張張,沒人相信她是女生。同班男生都被她打服了,甘願當她的小弟。
不僅因為她打架厲害,還因為張張學習成績特別好。
上課好像從沒見她認真聽過講,課後作業也經常因為沒有符合要求的紙筆本而交不上,更是沒啥特長,不會彈琴唱歌跳芭蕾,沒學過什麼早教和幼兒英語。但是學校裏每次考試她每門課程準能考全年級第一。上課隻要有老師點名讓她回答問題,不管她被點名前在幹什麼,反正站起來就能對答如流。
有人問她請教,為啥學習這麼厲害。
“大概是我們家沒錢上各種課外班吧。”她無奈的撓撓頭,滿臉不解的反問,“再者,書上的字,你們看一遍記不住,看兩遍總能記住吧?考試卷子上那些題平時都做過的啊,比如這道,三天前上午第二節 課老師講過,下麵這道題在數學課後練習冊第八頁第三行就有是兩周前老師留過的課後作業。老師當時講的速度不快,最近這周還複習過一次。我覺得根本沒什麼難度啊。尤其語文政.治那些背誦默寫填空題,原文照著寫出來就行,都不用動腦子。英語翻來覆去才26個字母,比漢字簡單多了,少兒英語詞典我都能全文默寫……”
“誰看兩遍就能記住!”
“普通人能像照相機一樣將課本和練習冊都一字不差印在腦子裏,還記得是哪天講過哪道題麼?”
“少兒英語詞典那是5厘米厚的工具書啊,平時翻一翻都覺得累,根本不是要背誦默寫的課文好不好?”
在一片羨慕嫉妒恨的聲討中,張張弱弱的反駁:“新出的那本少兒英語詞典三十多塊錢太貴了,垃圾場還沒人扔這個,我可舍不得買。上課借別人的看看就趕緊還了。不背下來,用的時候總找人借多不方便?再說也不是很難記,無非頁數多點……”
……
聞言有人以頭搶地,吐血三升,癱倒不起。
大家不得不承認,人和人的差距還真是蠻大的。不是99%的努力就能夠彌補天生智商那1%的差距,況且這差距可能並不止1%那麼少。
到了初中,張張個頭猛竄。學習上一點不吃力,不用額外花錢花時間參加補習班,張張開始幫著爺爺一起經營垃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