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小事……

確實,三皇子和二皇子殿前掐架的事情皇帝很就知道了,問清緣由後,處理結果各打五十大板:兩個皇子均在家禁足反省三個月,期間哪也不準去,進宮也不準。

雙方對這個結果其實都不滿意,二皇子覺得吃虧(他確實挺冤),三皇子雖然不在乎但皇後很不滿。不過皇後對三皇子這次的無禮倒很高興,她想罵二皇子的生母月妃是狐狸精很久了,現在兒子替她罵出來了,感覺很是出氣。

大皇子也很高興。其一,二皇子罵蕭璟自然是對著他來的,自己與他對罵有失身份,現在弟弟跳出來幫他罵,當然解氣;其二,三皇子這麼一罵,他暴躁易怒的形象就很難翻身,與沉穩有度的大皇子完全不能相比,弟弟這種性格肯定不討父皇喜歡,於是完全不必擔心三皇子會取代他的地位。

理所當然地,大皇子根本就沒認為三皇子和蕭璟之間有什麼聯係,畢竟蕭璟能從他這裏拿到更多的好處,無權無勢的三皇子,能給他什麼?

後來三皇子在禁足期偷跑到蕭璟家裏串門子時,蕭璟也曾埋怨過他太衝動,三皇子很不在乎地道:不過是禁足而已,有什麼要緊,下次他敢再欺負你,我連罵都省下,直接上去揍!蕭璟無語向天……

三皇子滿十五歲的時候,又偷偷跑到蕭璟家,興致勃勃地告訴他,自己決定了,要跟隨孟將軍一起去邊疆曆練。蕭璟很吃驚:安安穩穩地在京裏呆著作個閑散王爺不好麼?做什麼要去邊關那麼苦又危險的地方。

蕭璟雖然不理解,三皇子卻下定了決心,沒權沒勢、隻能被養著的生活太憋屈,他現在唯一能幫蕭璟做的,隻有打架而已,如果有了權力,那就不一樣了。

這點小算盤三皇子沒有說,隻是鐵了心要去。蕭璟攔不住他,心想誌向遠大總是好事,也就不攔了,隻說殿下要去就去吧,需要幫忙就說一聲,隻要我能幫上的,絕對沒有二話。

三皇子照小時候的牛皮糖姿勢摟住蕭璟的腰,貼在他耳邊悄悄道:那我想當皇帝,你幫不幫?

蕭璟這一驚非同小可,半晌苦笑:殿下你太瞧得起我了,這事難道我能做到麼?

三皇子抱住他一字一句地道:我一定要做到。你等著我,一定有這麼一天,到時候你就是我的,誰都不能把你從我身邊搶走!

話說完了沒等蕭璟回神,三皇子鬆開他的手,跳窗跑了。

蕭璟在原地愣了半天沒反應過來。無法無天的小子……這算是表白麼?

三皇子到邊關去了,蕭璟心裏空落落的,沒有半夜跳窗戶來找他聊天的三皇子,總覺得孤單得很,剛離開正陽宮的那兩年,他都沒像現在這麼想念三皇子。

據說三皇子在邊關的表現很不錯,蕭璟在皇帝書案邊偷看的邊關捷報就有好幾封,誇獎三皇子多次打退敵國軍隊,治軍有方,十分能幹。這樣的捷報當然水分很大,畢竟三皇子才十五六歲,能有多大才幹,估計孟將軍把所有的功勞都算在三皇子頭上了,不過皇帝對兒子能幹很高興,蕭璟當然也高興。

不過三皇子似乎在邊關呆上癮了,年頭到年末又到來年,全沒有要回京的意思。蕭璟心裏更失落了,看來三皇子真的長大成人,不再是小時候那塊粘著他的牛皮糖,以後大概是不需要自己了。

這一回邊關又來了捷報,皇帝非常高興,打算派使者到前線勞軍,蕭璟想辦法把這差事要了來,心想三皇子回不回來無所謂,去看看他也好。

大皇子對此很不以為然,認為蕭璟隻要一心一意伺候好皇帝,小心不讓別人奪了寵去就好,何必做這些無用之事。不過皇帝既然把差使交給蕭璟,說明這人他還是喜歡的,所以大皇子雖然不當回事,當然也不會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