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我一起,我才不是說人話不辦人事的陳國混蛋,你……你想回去做國君,到那時,我叫人風風光光地送你回國;若是你一定要走,那……那你今晚趁沒人,我派人送你和大將軍一起走……
剛開始倒說得很是氣派,最後一句又露餡了。蕭璟失笑:殿下,就算我真的要走,也不能現在,欽命大臣弄丟了,你回京怎麼交代?不過……
蕭璟貼在他耳邊低聲道:在皇帝麵前,論年紀論得寵程度都很難數到你,如果我和你一起謀皇位,你可要知道有多大的風險。我既然陪你同坐一條船,從今天開始,這條性命就交在你手裏了。
三皇子胸中頓時燃起熊熊烈火,蕭璟要把性命托付給他,這意⑦
蕭璟的辦事不力讓大皇子很是惱火,暗罵這人懦弱膽小爛泥扶不上牆,打算自己去伺候湯藥,討討父皇的歡心,但是皇帝最近對大皇子似乎特別反感,見到他就像見到強盜一樣沒好臉色,嫌這嫌那,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要借題發揮指責一番。現在正天天在榻前服侍的蕭璟,也經常被皇帝拿來埋汰大皇子,說我親生的兒子,還不如異國的皇室俘虜來得體貼周到,還不如你們換過來!罵得大皇子麵紅耳赤,私底下對老頭子恨得牙癢癢不說,蕭璟也尷尬得很。
好在他和二皇子的待遇都是無差別降低,原來很受寵的二皇子在皇帝麵前也經常被罵長不大不懂事。反倒是以前並不得寵的三弟,既沒被多罵,也沒被多看重,皇帝對待他還是和原來一樣,似乎沒啥變化。
好壞是對比出來的,聯係自己和二皇子最近的待遇,又急又氣的大皇子,把三弟也列入了假想敵,進而開始討厭躺著也中槍的蕭璟,懷疑蕭璟收了二弟三弟的好處,給自己消極怠工,妄想不管哪個皇子上位,都可以腳踩兩隻船左右逢源了。
可是隨著老皇帝身體每況愈下,開始天天窩在寢宮不出門,除了蕭璟和最親近的幾個內侍天天在身邊伏侍,其餘人等一概不見。大皇子連討好父皇的機會都找不到,於是隻好轉而去求皇後,讓母後幫忙勸勸父皇。
兒子的事,當娘的豈能不管?皇後打算去,蕭璟偷偷勸了一回,說皇上最近身體不好心情也壞,貿然前去反而壞事,不如等皇帝身體好些找個機會再談。
皇後半信半疑地等了幾天,等不及了。那天蕭璟正好出宮回家休息,不在皇帝身邊,皇後就去了皇帝寢宮,小太監沒攔住也不敢攔,皇後直接撲到老皇帝病床前,開口就是請皇上早日立太子。
一句戳中馬蜂窩,病得正沒處發火的老皇帝指著皇後罵:朕知道你想的是什麼,你們一個個都盼著朕早死,好早日作威作福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