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天明自小天資聰敏,機智過人,在眾多皇子中是最出色的一個。皇上早有意傳位於他,不過要做君王,陳天明尚差些許。他太高傲,太自負,凡事隻求自我,不懂體恤他人,若他日登基,也恐怕難以造福黎民百姓。如今,引何若君作他伴讀,希望他能受到熏染,改變一下自己。
何若君,年十三時,便被稱為蘇州第一才子,他才智過人,學識淵博,更重要的是,他天性溫文馴良,非常惹人喜歡。顯然,他跟陳天明是性格截然相反的兩種人,如此二人相處,若不能中和,多少也會有些許反饋吧?
不過日後,可就要苦了何若君了。
"明兒,這是何若君,蘇州第一才子,以後就是你的伴讀了。君兒學識比你淵博,見聞也比你廣闊,日後你可要向君兒看齊,勤加磨煉,好好學習為人處事治國治民之道,將來做個明君啊。"
"孩兒知道。"
"君兒,朕希望你能好好教導明兒。"
"若君知道。"
父皇的第一句話,就令陳天明對何若君產生莫名的厭惡 ‥‥‥
他陳天明可是天子,將來還是皇帝,為何要向這個文弱小子看齊!?先不說他比自己小,還長得眉目清秀,纖細單薄,弱不禁風,這種像孌童一般的人,怎有資格教導自己!?
荒謬荒謬!真是荒謬!
陳天明眼角抽[dòng],輕蔑地斜視著何若君。
皇上的第一句話,就令何若君產生莫名的不安感 ‥‥‥
他何若君隻是一介凡夫俗子,隻是腹中比常人多幾點墨汁而已,哪敢教導四皇子!?早聞四皇子陳天明高傲自負目中無人不可一世,現在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如此氣焰烈盛之人,怎甘心屈居其下,被自己教導!?
不妙不妙!真是不妙!
何若君嘴角抽[dòng]著,微微低下頭,避開那兩道銳利的目光。
從此,何若君就開始了他苦難的宮廷生活。
第一日,陳天明就示意教書先生有意無意地向何若君問一些刁鑽冷僻的問題,何若君答得上還好,若答不上,不僅丟臉,還要被陳天明嘲笑奚落。何若君自然隻能忍氣吞聲,忍,百忍成金。
第二日,圍牆狩獵,何若君差點沒被那亂箭射死,幸好隻是擦破了點皮。不用問,陳天明肯定是故意的!從小習箭的他不可能技術這麼差!更惡劣的是,陳天明居然在叫何若君揀被射中的野兔後在他身後放箭!?說是又看到了一隻大白兔,很顯然,那隻大白兔就是何若君 ‥‥‥
第三日,何若君跟著陳天明在荷花池畔散步,陳天明借故離開片刻,此後就一直沒回來,害何若君在西北風中白白等了一天,冷的渾身發抖。後來才得知他偷偷溜了出宮 ‥‥‥
第四日,陳天明幹脆玩失蹤,憑空消失,害何若君整天都找不到人,宮中上下亂作一團,最後皇上怪責下來,自自然然也是何若君的份了 ‥‥‥
短短十天,何若君本來單薄的身子更顯削瘦,走在風中,長發隨風飄揚,衣襟徐徐搖擺,整個人顯得搖搖欲墜,讓人不禁懷疑是否一陣風都能將他吹走。
再次看到何若君的時候,他瘦了很多,臉色蒼白,憔悴不已,皇上頓時心都軟了,搖搖頭,歎氣道:"君兒,難為你了,明兒實在太任性妄為了,待會朕可要好好責備他才行。"
本來皇上來看他他很高興,但一聽到他要責備陳天明,何若君就冷汗直冒。不是吧!?你罵他他還不是會將氣全都出在自己身上!?皇帝老子你別害我啊!何若君暗自哀叫。
"皇上,四殿下年紀尚輕,正值血氣方剛之時,偶爾犯錯,在所難免,一次兩次,不足為過啊。"
何若君被欺負成這樣還替陳天明求情,可見其胸襟是多麼的廣闊坦蕩,氣度是多麼的寬宏大量,心地是多麼的美麗善良啊~皇上直點頭,心想自己真沒挑錯人,何若君太出色了!
"君兒,你太出色了,倘若明兒及得上你一半,就好了 ‥‥‥"
讚美的話何若君自然樂而接受,但後半句是損陳天明的,就免了 ‥‥‥
此話千萬不要讓陳天明聽到啊~不然何若君會死得很難看的~
事與願違,馬上,身後就傳來陳天明的聲音:"父皇,您找兒臣嗎?"
何若君心一驚,他聽到了嗎?聽到了嗎!!!???
"明兒,怎麼現在才來?"
"方才給太後請安去了 ‥‥‥對了,你們在談論什麼呢?什麼一半兩半的?"陳天明目光飄啊飄,落在何若君身上。
"嗬,這個啊 ‥‥‥"皇上撫撫下巴,眯著眼,笑而不答。
對上陳天明那殺氣騰騰的目光,何若君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拍陳天明馬屁。
"皇上言重了!四殿下天資聰敏,的確是曠世奇才,若能好好雕琢,他日必成大器,屆時,就是天下萬民之福了。"
"若君也言重了,論學識論才智,我哪及得上你?"陳天明笑道。
死 ‥‥‥
何若君直想吐血之際,皇上卻又驚又喜,陳天明居然會謙虛?哈,真是好現象啊。看來一冰一火相遇,就算互不相讓,還是會互相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