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李村長已經是村長了,所以這事兒他倒是清楚。

“行,那我過去了,謝謝叔。”

顧希離開之後,李村長叫住李二嬸:“我說愛國這孩子好像有點不一樣了。”

李二嬸回了句:“我大哥大嫂都走了,還不許愛國長大啊?”

“說起來也是這個理……”想到了什麼,李村長又道,“就是你們家那個愛中,也特不是個東西,把長子過繼給弟弟,這還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你們怎麼也不說說他?”

李二嬸歎氣:“愛中都26了,自己主意正著呢,我們隔房的叔叔嬸嬸怎麼說他?而且他還是部隊裏的軍官,能聽我們的話?再說,不管成途是愛中的兒子還是過繼給愛國,對我們老李家來說,還不都是孫子。”

“這話倒也是……大牛夫妻去了之後,你婆婆受不了打擊病倒了,現在身體怎麼樣?”

“還是這樣,前頭林寡婦的事情也沒告訴她,我公公照顧著,不敢把消息傳到她那邊。”

顧希離開之後,再想一個問題。李二嬸那句初中生著實很打擊他,想他已經拿到最高學府證書的人,突然變成了隻有初中學曆,肯定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必須的提高學曆,而且現在是57年,到77年恢複高考,學曆的重要性就會體現出來了,那個時候他才40歲。

他不願意當農民下地上工、不願意去廠裏當機械工人,所以隻能用學曆去找自己想要的工作。

但是問題時,原主初中畢業好幾年了,高中的門檻肯定是進不去了,所以隻能上夜校。這個年代的夜校也不是你想上就可以上的,需要推薦信,而且也有名額限製。

比如紡織廠、食品廠、供銷社……都有推薦名額。

比如學校裏也有推薦名額。

這樣一想,李家村小學一定、必須要辦起來,不然他還不能上夜校混中專文憑了。

顧希來到記憶中的李家村小學。破破爛爛的,但沒有倒閉。門口還有蜘蛛網,原主就是在這裏上的小學。

小學是並排的四間土胚房三間是教室、一間是老師的辦公室。

這年代的教室還是兩個班級拚湊在一起的。學前班、一年級到五年級,一共六個年級,剛好三個教室。

但學前班往往上的人不多,大家不舍得花這個錢。

在學校裏看了一下,顧希準備回家了。回家的路上又開始想了,這自行車一定要買。但是票呢?

這會兒,李喜梅也到家了。

李喜梅婆家住的是工廠裏分配的房子。按照工齡來的,50來個平方。兩個房間,一個廳。廳連著廚房,有灶頭,但是這屋子裏沒有廁所。

廠裏分配的房子是三層的,然後一層樓兩戶,廁所在一樓,是獨立的,男女廁所分開。所以大家平時白天的時候,會下樓上廁所,晚上的時候都有準備尿盆。

李喜梅進門的時候,婆家人正在吃飯。看到她回來有些意外,這個點才回來,怎麼沒在娘家吃好飯啊?

李喜梅的丈夫叫高亮,個子不高,大概也就165。

高亮有個同學在供銷社裏上班,有一次他去供銷社的時候,看到李喜梅來買東西,然後就這樣看上了。

說實話,李喜梅個子高,長得也不錯,高亮挺喜歡她的,而且也希望改善一下自己的孩子,然後拜托同學打聽李喜梅的情況。

打聽之後知道李家是繼母當家,心裏倒是有些在意的,親的親家母都不好相處,更何況是繼母。不過打聽到張二翠的賢惠名聲,又打聽到張二翠讓繼女上學,還小學畢業,再送繼子到初中畢業,現在繼子去當兵了,高亮又放心了。

人親母都未必舍得讓女兒去上學,繼母能做到她那樣,肯定是好人啊。

再說文盲遍地的年代,李喜梅還是小學畢業的。所以高亮把這事兒告訴了父母,然後高家和李家就開始說親了。

說親那會兒,高亮已經接替了他父親車間工人的工作,一個月三十二塊錢。

所以張二翠開口188塊聘金。

高亮父親當了10年的車間工人,高家當然拿得出188塊的聘金,可是高家覺得張二翠要的多了,當時親沒有談妥。後來高亮實在是喜歡李喜梅,高母又打聽出李喜梅這個姑娘實在是不錯。

也是咬咬牙答應了。

沒有想到結婚後,李喜梅還帶著嫁妝和壓箱底的錢來的,相比於多數沒有嫁妝的媳婦,高母覺得張二翠這個親家母還是挺有腦子的。

跟聰明人當親家,當然比笨人好。

何況,自從李喜梅懷孕後,張二翠一個月一斤雞蛋加上新鮮的蔬菜會送來。雖然李喜梅也往娘家送東西,但有來有回,高母就越發的滿意了。

隻不過一個月前,張二翠和李大牛去世了。

高母惋惜之餘,李喜梅回家幫忙,她也是同意的。畢竟張二翠這個繼母對李喜梅這個繼女,還是真的挺好。隻是沒有想到,這一幫就一個月。

作者閑話:

章節目錄 第13章 李奶奶來了(求枝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