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人,咱們現在去何處?”楊時道。
“咱們想要進入軍營看來是不可能了!楊先生,你說這個嶽將軍會是何人?”趙鼎道。
“不知!我沒有聽說漢中有姓嶽的將軍!”楊時搖了搖頭,道。
“據我所知,宣武皇帝有一個侍衛姓嶽名飛!當日在相州城外,建炎皇帝處置不當,當時就是這個嶽飛帶著宣武皇帝前往潼關!後來折可求當政,強橫霸道,將宣武皇帝身旁之人全部趕往了外敵,這嶽飛被封為河南招討司招討使!我看這個嶽將軍就是那個嶽飛!”趙鼎道。
“啊!這個嶽飛如何能夠回到漢中?他不是在河南嗎?”楊時難以置信的道。
“這件事情異常的蹊蹺!我本來以為是涇原軍大舉入關,誅殺折可求,現在看來未必是這樣!小皇帝的親信竟然擔任了禁軍的主將,而且小皇帝也在這裏呆了多日,看那些士兵的樣子竟然都對小皇帝忠心耿耿,也不知道僅僅是看門的士兵還是其他的士兵都是這樣!這件事情實在是太古怪了,難道小皇帝現在已經掌控了這支軍隊?這怎麼可能?怎麼可能?”趙鼎眉頭緊皺,道。
“這件事情絕不可能!趙大人真是多想了!那小皇帝昏庸到了極點,一輩子都是傀儡的命,永遠不可能掌控軍隊的!我看這個嶽將軍定然是涇原軍中的哪個將軍,絕不會是嶽飛!”楊時在一旁不屑道。
“但願如此吧!”趙鼎仍舊皺著眉,道。
“今日天色已晚,咱們現在這裏歇息一晚上,然後繼續南下前往川蜀,看看曲端是不是指揮大軍收複川蜀!”楊時道。
“好!”趙鼎點頭答應了下來!
這一晚楊時、趙鼎在南鄭的一間客棧中歇息了下來,第二天一早他們便朝著蜀道的方向而去!
兩人一路往南,南方竟然一片平靜,絲毫沒有戰亂的景象,兩人越來越是驚訝!
等來到了蜀道入口,兩人才知道駐守這裏的三萬折家軍已經投降涇原軍,而涇原軍的主帥則是劉錡!
“劉錡,此人算是曲端的左膀右臂了!劉錡在這裏,曲端定然也在這裏!”楊時暗暗地道。
“看來確實是涇源軍入川了!之前是我多慮了!”趙鼎大大的鬆了口氣。
“趙大人很怕小皇帝親自掌控軍隊?”楊時道。
“當然!我希望漢中、川蜀和以前一樣,仍舊是權臣當道,民心不穩,這樣才對建炎皇帝最為有利!若是小皇帝能夠在亂後迅速安排自己的親信掌控軍隊,那隻能證明一件事情!”趙鼎道。
“什麼事情?”楊時道。
“證明小皇帝之前都在偽裝,他在欺騙折可求,他在欺騙天下人!他根本不是一個昏君,他一直在隱忍,一直在等待機會!若是那樣,就糟糕了!”想到這裏,趙鼎突然感覺身體有些發寒!
“這……他一個少年,當初離開開封的時候僅僅十歲,怎麼可能有這樣的心計?趙大人真是杞人憂天!”楊時道。
“不!我未必是杞人憂天!小皇帝說曲端未曾進入漢中,很有可能是真的!很有可能隻是一部分涇原軍將領投靠了小皇帝,為的隻是更大的權勢!小皇帝利用這部分涇原軍將領誅殺了折可求父子,接著讓自己的親信接掌了折家軍!不對,不對,不會是這樣……但願是我瞎想……”趙鼎喃喃自語道。
“趙大人不要多想了,咱們到涇原軍中問上一問不就知道了?”楊時道。
趙鼎點了點頭,道:“好!”
當下兩人詢問涇源軍的駐地所在,他們到了這裏,隻見涇原軍士兵軍容整肅、士氣極高,果然和折家軍大不相同,當下心中又是佩服又是警惕!
兩人說明來意之後,竟然真的見到了劉錡!
“劉將軍,久仰大名了!”大營之中,楊時、趙鼎坐了下來,楊時道。
楊時對劉錡的態度和當初對曲端的態度完全不同,當初他對曲端不屑一顧,對於劉錡則根本不是這樣!原因很簡單,劉錡也是兵將世家出身,劉錡的父親劉仲武曾經擔任保靜軍承宣使、瀘川軍節度使,劉錡是軍中的貴族,楊時認為劉錡可以和他勉強平起平坐!曲端地位雖高,但是卻是平民百姓出身,在楊時看來無比下賤,因此他看不起曲端!
“楊先生的大名我也是久仰了!趙大人乃是江南吏部尚書,我也是常常聽說的!”劉錡微笑道。
“劉將軍,不知曲將軍現在在何處?”趙鼎道。
“曲將軍?他現在自然是在涇原!”劉錡道。
“這麼說來,劉將軍是背著曲將軍來到漢中了?”趙鼎直接問道。
劉錡笑了笑,也不正麵回答,隻是道:“我是得到陛下的聖旨,所以來到漢中清君側!”
趙鼎的心立刻下沉!他覺得自己猜測正確!趙諶這個“昏君”之前確實在隱忍,確實在偽裝,他讓天下人都相信他是“昏君”,但是暗地裏他卻籠絡涇原軍的部分將領,讓涇原軍部分將領帶兵入關誅殺折可求!等到折可求被殺之後,這所謂的“昏君”立刻安排自己的親信掌控折家軍,用以製衡涇原軍!
“好深的心計啊!這才是宣武皇帝的真正麵目嗎?若是宣武皇帝真的是這樣,建炎皇帝隻怕危矣!江南上下對於這宣武皇帝都沒有任何提防,都當作昏君來看待,包括我趙鼎都被蒙蔽了!不行,我要立刻返回江南,將這件事情告訴建炎皇帝!”趙鼎的臉上竟然出現了一絲焦急的表情來!